对于宋代历史的基本认识(2)

宋代的文化环境比较宽松,士人群体相对活跃,可以说是一个大师和精英辈出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这种活力,学界从不同的角度,有许多阐述。英国的史学家MarkElvin就说在中国“中古”的这段时期,发生了“经济革命”。国内很多学者也有类似的论述,比方从农业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有所谓的“绿色革命”;从面向大众的商业网络的形成来看有“商业革命”;从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也就是“交子”的出现来看当时的“货币革命”;另外从城市形态、都市面貌的改变来看“城市革命”;从印刷术的出现,促进知识的传播来看这个时期的“信息革命”;当然与此相关的还有所谓“科技革命”。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开篇部分就说道:“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里边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它们的主焦点是在宋代,不管是在基础科学方面,还是在应用科学方面都是如此。”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后来新航路的发现提供了技术上的前提。印刷术促进了中国及世界领域里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传播。火药发明之后,已经在宋代的武器装备中使用。后来火药武器通过阿拉伯人、蒙古人传到了欧洲,成为战争中重要的杀伤性武器。

宋代军事力量的不振,历来受到诟病。李华瑞教授曾经说:“纵观两宋与辽、西夏、金、元朝战争的重要战役,若以进攻和防守这两种战争基本形式和双方进行战争的目的来衡量,宋的军事失败基本上都发生在宋发动的进攻战役方面,而宋在境内抵抗来自辽、西夏、金、元朝进攻的防御战,则宋军多能取得不俗的战绩。”对此香港中文大学专门从事军事史研究的曾瑞龙教授也曾经指出:宋代整个战略架构中最脆弱、最经不起考验的,就是从和平突然转取攻略这一个环节。这种军事上的被动情形,与宋太宗以来“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基本国策密切相关。

总的来看,宋代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它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周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并不是古代史上国势强劲的时期;但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