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必须是一个学习型组织(1)

比尔·盖茨一直认为,即使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不能穷尽一切知识和智慧。因此,他在微软提倡“学习胜过一切”,把微软的团队定位成一个学习型的团队。

为了让微软成为一台“永不知足”的学习机器,比尔·盖茨要求微软的员工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劲头,要善于思考和琢磨,并将产生的新思维、新理念推广到整个团队中去,与所有人共享。

微软的员工从进入微软第一天起,就要开始不断地接受各方面的培训。微软会激发员工自身的学习精神;还会通过让技术能力精湛的老员工来培育新雇员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这些老员工中有某个项目组组长或者某些领域的专家,以及指定的指导老师。他们在培训新员工的时候会尽职尽责地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教训传授给新员工,让新员工尽快适应新岗位的要求。

微软的员工总是发出感叹:“在微软三个月学到的东西,比其他地方三年学的还多。”

为了提高员工的学习热情,微软公司会让员工们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或是在分派前,仔细分析每项工作所需要运用的技术,然后把它分派给最需要学这项技术的人。比如,在微软如果你是一位有经验的程序设计师,那么在其他领域一般能用得到的技术你也许已经学会了。

为了让员工始终有一种学习的精神,微软的领导者会让员工去做一些特殊的工作,比如让员工写一个效率极高的重行运算程序。微软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每个员工都能掌握许多不同的技术,使每个人都有能力参与到各个项目的开发中去。例如,制表软件应用程序的工作范围可以从一个对话框到重行运算的核心程序,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而程序设计师可以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中,学到两极化的技术。“对话框”虽然简单,但是到处都用得到。而“重行运算”就要求工作人员对整个程序都非常了解,讲求逻辑性。所以,对程序设计师而言,学会运用两种技术非常重要。

比尔·盖茨一直认为,学习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任何团队都不能断定他们已经是一个学习型的团队了。而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达到永恒的卓越,企业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发展壮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