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寒山考察(17)

刘义陶笑着道,“也是,也是。”

林一凡不参与开发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深深知道,炒房的利润来源于金融不同利率之间的差值,这样的做法就是金融套利,只不过房屋成为了工具而已。自己要的是利润,全程开发自然是赚大钱,可是,那样周期太长,算起财务成本也不一定比做短线多赚多少,况且还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呢?

林一凡深深地知道像刘义陶这样的开发商没有超过成本100%的毛利润是不敢开发房屋的,原因就是老百姓计算开发商成本的时候都是只计算土地和建安成本的毛利润,在国家的高额税收和高利贷的压力下,刘义陶这样的人的实际利润是有限的,尤其是开发周期近两年,高利贷年利率百分之好几十还利滚利的情况下,开发的资金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这样借两年高利贷进行开发,看似有成本的100%的利润最后能够到手的没有多少,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头给了高利贷,而且这高利贷的成本无法税前扣除。林一凡自然不能冒这样的风险。风险都是可以预见的,关键是你怎么控制它。

林一凡忽然想到李云,她那边进展得怎么样了?他拨了个电话,李云那边一直在通着话。林一凡打了两次都没打通,想想还是不打了。

自己以前只是单纯地炒房,看来以后也应该向给开发商提供资金这方面倾斜一下了,这叫两条腿走路,而李云那边的担保公司应该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车子再走那条绿化一流的大道时,林一凡认真地注意了一下各个花园的黑灯率,真的是很让他触目惊心,整个开发区光这条大道两旁就有不下十几个楼盘,可是,亮灯的房间寥若晨星。

尤其是路过那个市场的时候,他发现,除了市场周围的几盏路灯再亮着,市场早已经是空空荡荡。

这要是在一般的城市,这么大规模的市场周围,此时定然是人声鼎沸,这里怎么如此的安静?

人气,这里缺乏人气。可是,这里为什么会缺乏人气?一定有它的根本原因。他问司机,司机也说不清。

他叫司机载着他到周围的几个工厂区转了转,发现每个工厂区周围都形成了一片自发的灯光夜市,吃穿用度皆有出售,商业气息也很浓。为什么?作为开发区黄金地段的市场周围反而是做不起来?

要不是陈小航几次打电话问林一凡什么时候回去,他一定要在开发区好好地转一转的,既然陈小航如此催促,他还是决定先赶回宾馆。

一进大堂,他一眼就看见陈小航和一个帅哥正坐在一个沙发前严肃地讨论着什么,并没有注意他的进来。直到他走到他们附近,陈小航才发现他的到来。

陈小航赶紧站起身来,跟林一凡握了握手,然后介绍那帅哥,说他是自己的助理。林一凡有点疑问,她带一个这么帅气的男助理干什么?

那助理跟林一凡鞠了个躬,打了个招呼,然后离开了。

林一凡问陈小航住哪里?陈小航说林一凡住的这个宾馆已经客满,他们住在不远的一间宾馆里。

林一凡有些抱歉地说,“你辛苦了。”

陈小航苦笑了一下,“没办法,工作嘛。”

然后,她拿出一份合同递给林一凡,“你看看,这是我们合作的协议,你要是没什么意见,你签了,回头我们作个公正。”

事实上,这个合同林一凡是看过的,在深圳的时候,陈小航曾经把这个电子文本发到了他的信箱里,他也转发给自己的法律顾问看过,律师说没有什么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