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神秘的亚洲离岸对冲基金(4)

“是,我是说过。”

艾伦的目光变得有些古怪起来,他尽量把声音放得柔和:“但是眼下我们需要的是耐心。任何焦躁的心态都会让机会从你手心里溜掉。这是金融投机人的大忌。”他平静地说,“乌夫,记住我的一句忠告:对付中国这种超大的国家一定不能急躁,要循序渐进,要‘润物细无声’,要一点一点地瓦解它。”

“润物细无声?”乌夫皱皱眉头,他不太明白艾伦这句话的意思。

“是的,‘润物细无声’是一句中国古诗里的话,意思是要不知不觉地浸透,但是能把对方渗透得很充足,很透彻,它代表着一种东方式的智慧,用来对付中国人是恰如其分。”艾伦简单解释了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后,又说,“乌夫,我们手中的筹码不仅是金钱,还有时间,缺一不可。”

乌夫看了艾伦一眼:“放心吧,艾伦,我不是一个随便下注的人,不过

一旦时机成熟,我一定会大注出击,狠赚一笔,否则我不是个笨蛋,就是个懦夫!”他仍是一脸的野心勃勃。

“哈哈哈!”艾伦大笑着,他的身体猛然在椅子里前后摇晃了几下,甚至听得到椅子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好了,你这个疯子!记住,今天尽快抛售一部分美元,买入港币,另外,注意保密。”

“我明白。”

放下电话,乌夫握住右拳使劲做了一个锤击的动作,好像在庆祝自己球队的出线。他快活地轻轻哼起歌来,还在原地转了几个圈,情绪兴奋难抑,还憋不住吹出几声尖锐悠长的口哨声。

乌夫今年四十六岁,个子瘦高,微微有些驼背。他满头棕黑色卷发,乱蓬蓬、硬硬的,虽然没有像其他用脑过度的人那样谢顶,但是两鬓也早生白发。他的穿着很普通,几乎毫无特色,瘦削的脸庞上架着一副粗框近视眼镜,身上满是一种不修边幅的学者气质。

作为金融投资人,乌夫很有钱,可是他总是在女人街上买些最廉价的衬衫来穿,样式过时,质地很差。衬衣领子由于洗涤次数多了,边上都磨秃起毛了,他下身穿的是一条深蓝色的牛仔裤,也很旧了。

乌夫是英国人,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他当年主修的是物理学,毕业后他本想留校当教授。可那时候恰好赶上美国发展“金融工程”,华尔街招募了大量学习数学、物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的人才,乌夫就是在那个时候加入到华尔街,并被安排进入艾伦的太空基金工作。乌夫非常聪明,业绩很好,艾伦很赏识他,几年之后,艾伦成立了红星基金,就把乌夫作为合伙人之一,派驻到香港,一直在中国境外游弋。

乌夫很清楚艾伦屯兵香港的真正意图——在艾伦眼里,中国就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他希望把红星基金当成一把锋利的玻璃刀,狠狠一击,把玉玦击成几块,然后再把这个令人惊羡的宝物碎块捡起来塞进自己的腰包里。想到自己即将逐鹿一场投资游戏之中,乌夫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红光,眼前豁然出现一个美妙的世界。他满脸欣狂地想,只要人民币升值这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一经公布,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立刻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大量热钱会涌入中国,会强烈刺激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引发一次难得的投资热潮。他一定要抓住时机,把多年修炼的高超功法都在中国市场上使出来,向世人展示一下自己的绝技。他会像开飞机一样表演出各种绝活——横向翻转,垂直上升,回旋下降,其惊险程度会让每个看客都感到瞠目结舌。

乌夫踩着白色的长绒地毯,轻快地在房间里转了几个圈,希望干点什么释放一下自己兴奋的心情。当他看到房间尽头的墙壁上挂着的标靶时,脸上不禁露出快意的微笑。

他拿起几个梭镖,走到距离靶子十几步的地方站住,伸出三根手指,捻起一枚梭镖,双脚分开,眼睛直视着标靶,深吸一口气,举起梭镖,手轻轻一抖,一支梭镖就“唰”的一声飞射出去,准确地扎进那个红黄蓝相间的同心圆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