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贼情,定战略战术(1)

对之前数次剿匪失利进行反思后,王阳明认为,要彻底根除匪患,首先必须全面了解贼匪的情况。王阳明素来通晓兵法,所以深知情报在两军交战时的重要性。

漳州匪首詹师富、温火烧等人活动甚为猖獗,官府每年都会派兵去湖广、福建、广东三省剿匪。然而,由于赣州百姓多被贼人收买,他们将官兵动向及时透露给贼匪,这样一来,官军尚未行动,军事部署就已遭泄露。因此,官军的征剿行动屡屡受挫。

王阳明上任后发现,兵营中有一老兵暗通贼匪,此人行事十分阴险狡诈。于是,王阳明将此人招至帐中,声色俱厉地责问道:有人揭发你通匪,按律当斩。你若能改过自新,将通匪之人尽数告知本官,本官可赦免你的罪行,你要想清楚!

听闻此言,老兵稍加犹豫便将通匪之人尽皆告发了。之后,王阳明调查发现正如老兵所言。于是,王阳明赦免了他的死罪。

三十六计中有一计为“反间计”,其意为“善用敌之间者,以为己用”。孙子提出,用间有五:“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同时,孙子还指出,“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可见,大军事学家孙武极为重视间谍在作战中的作用。此外,孙子也很重视反间(双面间谍)的作用,他提出“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正因为王阳明充分利用双面间谍探查到重要敌情,才得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剿匪方案。

基于前几次剿匪失败的惨痛教训,王阳明制定出以下策略:

一、为彻底消除狼达土军之危害,创建自己的精悍军队,以剿匪戡乱;

二、剿灭诸匪切勿大举进攻,而应各个击破;

三、于民间建立反间谍的保安机构;

四、妥善处理战后的各种事务,加强对民众的教化,以确保社会民生平稳过渡。

王阳明于赣州上任十天后即颁发了《选拣民兵》(《王文成公全书》卷十六)的布告,对当地的民兵训练事宜做出指示。在布告中,王阳明首先对南赣地区的治安现状进行了分析:

是以每遇盗贼猖獗,辄复会奏请兵;非调土军,即遣狼达,往返之际,辄已经年;糜费所须,动逾数万;逮至集兵举事,即已魍魉潜形,曾无可剿之贼;稍俟班师旋旅,则又鼠狐聚党,复皆不轨之群。

良由素不练兵,倚人成事;是以机宜屡失,备御益驰,征发无救乎疮痍,供馈适增其荼毒,群盗习知其然,愈肆无惮。百姓谓莫可恃,竞亦从非。

夫事缓则坐纵乌合,势急乃动调狼兵,一皆苟且之谋,此岂可常之策?古之善用兵者,驱市人而使战,假吕戍以兴师。岂以一州八府之地,遂无奋勇敢战之夫?事豫则立,人存政举。

近据江西分巡岭北道兵备副使杨璋呈,将所属各县机快,通行拣选,委官统领操练,即其处分,当亦渐胜于前。但此等机快,止可护守城郭,堤备关隘;至于捣巢深入,摧锋陷阵,恐亦未堪。

关于建立精悍部队的问题,王阳明也做出了极为周密、详尽的指示:

为此案仰四省各兵备官,于各属弩手、打手、机快等项,挑选骁勇绝群、胆力出众之士,每县多或十余人,少或八九辈;务求魁杰异材,缺则悬赏召募。

大约江西、福建二兵备,各以五六百名为率;广东、湖广二兵备,各以四五百名为率。中间若有力能扛鼎、勇敌千人者,优其廪饩,署为将领。召募犒赏等费,皆查各属商税赃罚等银支给。

各县机快,除南赣兵备已行编选外,余四兵备仍于每县原额数内拣选精壮可用者,量留三分之二;就委该县能官统练,专以守城防隘为事;其余一分拣退疲弱不堪者,免其着役,止出工食,追解该道,以益召募犒赏之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