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上一代和下一代(1)

请你们原谅我的自私。我不打算为上一代的期待结婚,也不打算为下一代的诞生结婚。我只打算为自己的快乐结婚。

不少渴望组建家庭,而结束单身生活的人,其压力是来自于上一代和下一代。这句话经常被问到:“你父母不着急吗”、“你想要孩子吗”……传宗接代的老传统在那里。结婚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有义务把血脉延续下去。朋友的父亲在六十大寿的时候拒绝举办祝寿晚宴,其原因是儿子依旧单身。父亲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完,没有资格庆祝”。

多数东方人从小被教育要在合适的年纪成家立业生子,努力工作,养育下一代,请家教辅导孩子做作业,供孩子上大学。如有能力,在孩子大学毕业后还照顾他们工作,安排他们相亲、买房、结婚,接着催促、等待儿女结婚生子,然后接着照顾孙子孙女……很多母亲、外婆更是感人肺腑地说:“我的一生,就是我的孩子。”

首先,对我们尽职尽责、无悔奉献的上一辈致以最高敬意。

但世界是圆的,科技、交通、通信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家庭之间,在世界的那一头,还有另外一种生活可能以及家庭相处模式。

决定结婚的他们,首先是因为“享受彼此的陪伴,决定终身相爱陪伴”。孩子是“Bones”(额外分红)而不是结婚的目的。“养育子女”也不是人生的头条任务。孩子是爱情的结晶,夫妻生活的润滑剂,彼此更紧密相连的话题和纽带,而绝非要照顾一生、努力一生的“任务”。“我享受养育孩子带来的快乐,但18岁请搬出我的房子,去过你的生活,也让我继续我的生活。我可能要重回校园攻读另外一个学位,我可能要去环游世界,我可能要去……”

和孩子的相处模式东西方也有所不同。东方是血浓于水,一切包办,但也要求其下一代与其保持紧密的关系,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财产”。某些家庭里的孩子甚至是一种投资。在未来要负责养老,按照上一辈的意愿期望生活等等。

西方则客气礼貌,家长会培养和孩子的朋友关系,而非附属和拥有的关系。孩子成年之后离开家庭,父母不会负责帮孩子买房子找工作,同时也不期待自己老年时候依旧和孩子住在一起,接受孩子的回报和照顾。除了是孩子的父母,他们更重视的一个角色是“自己”。

2011年的中国,上一辈的债务已经背上——他们已经把太多的爱和希望,责任和义务放在你身上。对他们大叫一声“我是我自己,我不属于你,我要过我自己的人生”似乎太残忍。这样“残忍不孝”的事情,邰小姐不幸做过。出身于一个非常传统家庭的我,自从15岁就叛逆地大声在房间里辩论:“我是一个独立生命,我是一个独立生命!”

长大之后,说得最多的则是:“社会不同了,你们的那一套在这里行不通。我们接受不同的教育长大,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你们认为好的,对我未必是好的。请让我自己去选择,去做那些让我快乐的事情”。

倘若写一封信,大概如下: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书写过去20多年你们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大概一本书也写不完。都说世界上最无私的是中国父母。在我们这个家庭,一点都没有错。我们的父母,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我们,辛苦多年的全部积蓄,会拿来让我们出国念书或者给我们买房子。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没有人比父母更爱我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