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 3

虽然心下很是有些可惜,但杨和义还是很开心自己没有看到东西就着急买下。否则回家难免又爱老爹一顿训斥。这对鸡缸杯,自己所料不假应该是清代仿制的,甚至都到不了号称:成化第一,雍正第二的雍正朝。最多也就是光绪咸丰年间的器物。

微微摇了摇头,杨和义把鸡缸杯放回了桌子上,并没有拿起另外一只。冲着胖子主仆二人说道:“这对鸡缸杯太过于珍贵,恐怕我们收不起,劳烦二位另寻别家。”

听到杨和义的说辞,胖子显然有些吃惊,从椅子上坐正了身子:“这是我们家祖传的一对鸡缸杯,若非着急用钱也不会拿出来出手。如果掌柜的真有心收,价格可以商量,一事不烦二主。”

杨和义微笑着摇摇头,没有接话。

一边的下人反倒是有些着急的样子:“收还是不收,您给句痛快话,这么好的宝贝,我们也不怕找不到买家。”

“好,如此,不送。”

“唉,没想到堂堂盛宝斋连这种器物都收不起,看来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胖子略微叹口气,示意手下将鸡缸杯收起。

看到胖子这么说,杨和义耐性再好此时也有些火大,“二位,买卖不成仁义在,何必这样出口伤人呢?非是我们收不起,我也原本想给二位留点面子。可是既然你们话说到这种程度我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常年混迹古玩行的人都知道,这一买一卖之间学问大了去了。首先,买家卖家绝不能手递手传东西,以防不慎跌碎分不清责任。一般都是一方先将器物置于桌上,另一方再拿起。其次,东西不对,绝不会当场挑明,哪怕自己再有把握。一方面怕得罪人,再者,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万一这次自己走眼,也能在真发现过失的时候给自己留点面子。所以一般都找别的理由搪塞过去,比如杨和义所说,器物太过于贵重,收购不起。可是眼见二人小瞧自己,杨和义也顾不得这些规矩了。直接挑明直言:“您这东西我看不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