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 踏上“丝绸之路”(1)

这里是茂密的森林、绵延起伏的丘陵

还有洒满阳光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三人已经没有了退路。除了在威尼斯、阿迦和耶路撒冷三地滞留之外,波罗三人丝毫不敢有所懈怠,最后终于到达了亚美尼亚。在马可看来,从这里他们才算是真正开始了前往蒙古帝国的旅程。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没有了教皇侍卫的招摇和官场上的繁文缛节,他们的行程反倒比以前顺利。

但很快他们又一次陷入困顿之中。横亘在三人面前的错综复杂的道路让擅长外交和谈判的尼科洛和马费奥感到手足无措。宗教信仰时代,想完成一次成功的远行必须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丰富的旅行知识,还得凭借一些运气,而且这三者要恰到好处。在以后的几个月里,马可一行遇到了很多困难。

他们原计划使用骆驼和牛,从亚美尼亚南行,如果可能的话,徒步走完绵延数百英里的山路到达位于波斯湾的重要港口城市霍尔木兹,然后再从那里乘船跨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印度洋。马可没有透露他们当时是否已有明确目的地,也许他们打算先到霍尔木兹后,再依照具体情况来确定下一步行动计划。当时大多数往来于印度洋的商人会把印度洋西海岸的一些主要港口城市作为他们理想的目的地,所以波罗一行可以从这些城市出发,踏上前往蒙古帝国的艰辛之旅。

但是事先没有制订明确的计划的确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很快马可发现,亚美尼亚是他们所走过的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他甚至想,要是时光能倒流到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亚美尼亚地区的时代就好了。马可之所以提到这个年轻的军事统帅,是因为亚历山大在欧亚大陆产生了巨大影响,马可甚至认为他的后裔遍布欧亚各地。通过一些有关亚历山大的传奇故事和虽有出入但却非常有趣的英雄事迹,马可慢慢对这位征服者有了更多的了解。当地的人们对他的英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就连住在那里的蒙古人也有他们自己版本的亚历山大传奇故事。

继亚历山大军队之后,穆斯林、土耳其人、埃及的马穆鲁克人以及后来欧洲的十字军先后来到亚美尼亚,每次征服都要经过血腥的战争。波罗一行来到亚美尼亚的时候,“这里已经属于忽必烈汗了”。马可写道,“尽管这里的居民都是基督教徒,但他们并不像罗马人那般虔诚。换句话说,他们曾经也是很虔诚的教徒,但现在只能算是在这片‘乐土’上沉醉于享乐的异教徒”。很早以前,亚美尼亚人曾以其勇敢和彬彬有礼而著称,“但是现在他们野蛮、吝啬、好吃懒做,毫无美德可言”。也许在当地人眼里,波罗一行看上去只是初来乍到的三个普通的威尼斯人,也许是因为当时形势比较有利,他们竟然顺利度过了穿越亚美尼亚的那段艰苦岁月。

在途经土库曼省,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的时候,马可他们再次经历了在亚美尼亚度过的那种胆战心惊的日子。马可认为,这个地区的居民与他以前所经过地区的人们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他和其他欧洲人一样很反感这些人,过了很长时间他才逐渐克服了这种心理。他这样描述当地人的游牧生活:“土库曼人不耕种土地,他们一般很少定居下来,过着游牧生活,他们在选择临时居住地时,完全取决于是否有可供放牧的草场,所以他们有时候住在高山上,有时候住在旷野里,他们常年与自己的牧群为伴,身上穿的是兽皮,住的房子也是用毛毡和兽皮做成的。”

马可对这里制作工艺达到很高水平的地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他赞美这些地毯时就好像是在给读者推销商品,“这里除了绚烂夺目的堪称世界之最的地毯外,还有紫红色的绸缎以及其他各种丝绸织品,色彩纷呈,品种繁多”。从他的这些溢美之词可以推断他很渴望做这种可以有高额利润回报的地毯生意,由此也可见,波罗三人对于做生意的兴趣并不亚于旅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