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深州 7

不过,懊悔归懊悔,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我竟依然毫无廉耻地跟着彭海博流连在风尘之中。自此,我沉迷在各种风月场所,周旋在各色美女当中,竟不能自拔。

随着与彭海博越混越熟,他有意把我培养成他手下的得力“马仔”。因此,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他对我处处关照,使我几乎不经历什么风雨就见到了彩虹,也让我这个刚进入社会不久的“初哥”一下子就融入了都市生活,掌握了不少生存技巧,变得圆滑老练、八面玲珑,大吃四方。

每晚下班后,彭海博都喜欢带着我参加各式各样的应酬,吃饭、打麻将、唱K、洗桑拿、泡吧、泡妞,无外乎这些节目。当然每次都有老板跟着买单,而我们几个衙门老爷只管吃喝玩乐,不用担心物价斤两,甚是潇洒自在。那些“水鱼”老板总是屁颠屁颠地满脸赔笑伺候我们。

当“水鱼”次数最多的当数张二江张老板了。当然,他这“水鱼”当得甘心情愿,当得其所,因为作为回报,彭海博和我等人对于他在我们分管片区马岗的违章建筑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他的糖衣炮弹轰炸下,我们这些分管违章建筑整治工作的人员自动成了“稻草人”。

张二江为潮州人氏,是彭海博的老乡。他们两个只要在一起总爱“叽里咕噜”地说潮州方言,这“鸟语”非常难听懂,但还算悦耳。我跟他们时间久了,也渐渐听出了个功夫茶味来,甚至能蹦出几句“家咩(吃饭)”、“家爹(喝茶)”来。张二江在深州某边防部队当过兵,据说当兵期间他还立过功。

张二江是1979年当的兵。那时他刚满十八岁。每次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张二江总爱粗俗而又自豪地说:“那时的深州哪有现在这么繁华呀?房屋低矮,街道狭窄,市容陈旧破烂,点根烟就能从街头抽到街尾。”张二江这样描述当时的深州。

的确,那时的深州还是个渔村小镇,那时的深州人也像中国其他地区的老百姓一样穷得叮当响。要不是邓小平英明地在这里画了个圈,深州哪可能会像今天这样繁荣富强?那时的深州人看着河对岸的香港人日子过得比他们好,就非常羡慕。后来,有胆大的就偷偷游了过去,在香港那边慢慢地过上了好日子。有一段时间,深州的男男女女一伙伙地泡在鱼塘、水库苦练游泳技术。当然,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参加奥运会,而是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希望偷渡到香港去讨生活。

所以,当时驻守深州的边防部队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打击偷渡分子。张二江在这里当兵时,每天跟战友们在深州河岸线上巡逻。一次,深州刮起了台风,风大雨急,雷声滚滚,许多偷渡分子趁着雨夜蠢蠢欲动。根据队部指示,张二江与三位战友在一段河堤边打埋伏。凌晨三点钟的时候,有队人马悄悄地聚集到张二江他们的埋伏圈里,正当他们脱掉衣服准备下水时,“不许动,举起手来!”张二江他们一声大喝出现在他们面前。谁知,这些人并不买张二江他们的账,带头的一声令下,偷渡者仗着人多势众反倒把张二江他们围了起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