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佛院兵机,震荡九州风雷(6)

在林中一番寻觅,在树根上摘了几把雪白的蘑菇,还寻得几片适宜烹煮的药草,便回来月婵身边。这时女孩儿已将松鸡用煮开的泉水褪好毛,光溜溜地放在铁锅中。张牧云将蘑菇药草递给月婵去山泉边去洗净,自己提起那把砍刀,在山溪边将褪过毛的松鸡开膛破肚,清理好内脏,便拿回来用木勺中调好的盐水里里外外地仔细涂抹一遍,再用一根青树枝穿了,架在木架上开始生火慢慢烘烤。这时候旁边那座木架上悬着的铁锅中又换了一遍水,月婵将洗好的蘑菇草药一股脑儿下进去,也开始用小火慢慢煨煮起来。

大约锅中水汤微沸,那边松鸡也被烤出油来,有几点滴到火上,发出微微的嗤响。张牧云把出油的松鸡拿过来,滴了几滴油在清汤中,便又放回去继续烧烤。在这之前,烤鸡的火苗只是微微舔着鸡身,并不直接烧着鸡肉。张牧云告诉月婵,烤鸡出油前用的是阴火,要是这时直接放在火焰中,很容易烧焦变黑,涂在鸡身上的盐水也不容易入味,很可能会烧出苦味。既然现在出油了,他便动手把烤架两边搭成人字形的树枝朝两边掰掰,让松鸡降低到橘色的火苗上,然后搓动木棍让鸡身在烈火上滚动烧遍。据他说,这样可以消弭先前用阴火烘熟留下的阴气,完全催出香味。

张牧云煞有介事的介绍,恐怕也确有道理。等他拿松鸡在明火上直接翻滚烧烤时,那鸡身上发出油脂遇火时“滋滋”地响声,果然那先前悠悠飘动的香气忽然转成浓烈的肉香,直扑进月婵的鼻子里。月婵忽然觉得饥肠辘辘,十分饥饿。这时候,那锅中的鲜蘑药草清汤也开始沸腾,月婵赶紧加些盐巴,张牧云则将锅下的火苗踢灭。又过了一会儿,那松鸡也烤得油光滑亮,焦酥诱人,他们把那堆柴火扑灭,这顿晚餐便正式宣告完成。

吃那烧得焦黄流油的松鸡,喝那清香扑鼻的纯白鲜菇汤,这经历成了月婵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她从来都不知在这样荒山野岭上,还能做出这样味道甘滋香醇的珍馐美味。只有一个木勺,她和张牧云轮流着用它喝汤;吃烧鸡时也没有筷子,直接便拿手在上面撕扯。对月婵而言,不仅是吃到口中的山珍鲜美,这样放开手脚不顾仪态地大吃大喝,也是前所未有的经历,让她乐此不疲。

吃到一半时她那牧云大哥又说,这滋味鲜美的蘑菇汤中加了山麦冬和大青叶。山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可解津伤口渴、心烦失眠,是他怕她这些天在山寺中睡眠不好。大青叶则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良药,他想月婵喝下后,可以让她手臂上的红疹能更早退去。

不经意间流露的殷勤关切,似是那三月的春风,温暖了整个心田。默默地听着少年的话语,体会着这样润物无声的关怀,月婵忽然只觉得自己好像泡在了滚烫的热水里,浑身热流绕遍,酥酥麻麻。而这时那少年还在唠唠叨叨地说,那大青叶味甘微苦,不知她有没有尝出苦味,是不是不好喝——此时月婵虽然很想告诉他,没有苦涩,全是甘甜,可是她直到最后都没说出。她怕自己张了口,说了话,便会驱散这样从未体验的美妙感觉。附和着张牧云的话语,她只是轻轻地嗯了两声,便沉浸到那种飘在云端、沉在水中的恍惚感觉中去……

月婵与张牧云吃野味之时,那日头正挂在西边的岭头上。夕阳返景,日头发着彤红的光芒,他们身处的这片山坡石壁被照得如同披着红幔一样。津津有味地吃肉喝汤,偶尔抬眼看看,便发现那太阳已悄悄移到更西北的洞庭湖上方。等到接近尾声时,缓过神来的少女偷偷地摸摸自己肚子,却发现本来平坦光滑的小腹已悄然若鼓。

食毕之时,霞映澄空。吃饱喝足后用山泉水洗去嘴边的油渍,张牧云便和月婵坐在山坡一块大石上并肩看那云霞。这时头顶上云霞满天,眼前的山林却已坠入暮霭;无论是远山近林,全都阴翳晦黯,看不太清。举目远眺最吸引目光的,还是那极远处霞光掩映的洞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