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微:因为深爱,所以憎恨(4)

要么百忍成双,要么敢爱敢舍

如果就此打住,也许他们就是一对儿女情长的怨偶,时间久了,相忘于江湖,但故事并没有就这样结束。

1942年,徐悲鸿遇到了他人生的另一个红颜知己廖静文。他要娶她,于是,他再一次登报发声明,说和蒋碧微已经解除了同居关系。

蒋碧微不再隐忍,她高调地放出话,她完全同意办理离婚手续。但作为青春赔偿费,她开口向徐悲鸿索要一百幅画,四十幅古画,还有一百万元钱。

如果没有爱,能有很多很多的钱也是好的。

徐悲鸿答应了,为了赶制这一百幅画,他废寝忘食。廖静文后来回忆:“为了还清她索要的画债,悲鸿当时日夜作画。他习惯站着作画,不久就高血压与肾炎并发,病危住院了,我睡在地板上照顾了他四个月才出院。”

她对蒋碧微是怀有怨怼的,如果不是蒋碧微狮子大张口,徐悲鸿可能不会如此早逝,她仅仅享用了八年夫妻恩爱而已。而蒋碧微则在回忆里写:“时至今日,我敢于说:如果不是这场恋爱事件所导致的一连串恶果,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会更辉煌,说不定他还不至于五十八岁便百病丛生地死于北京。”

她仍然在怨恨孙多慈,怨恨那个害她家庭破灭的第三者。

蒋碧微肯定是爱着徐悲鸿的,可能至死未休。

正是因为深爱,所以她才分外苛责,她不允许他心里留有任何别的女人的影子;因为深爱,所以她才如此理直气壮,尽管她自己投进了别人的怀抱,她仍有底气要求他的补偿;因为深爱,所以她把那幅最爱的《琴画》始终挂在自己的卧室。

我爱你又怎么样呢?你辜负了我,所以你欠了我,所以我要你一直对我怀有歉意。

很难说他们俩谁对谁错。各自有亏欠吧。

徐悲鸿一定深爱过蒋碧微,他一生画过那么多女人,画得最好的始终是蒋碧微。他觉得歉疚,因为自知负了她青春与真心,所以尽管她跟了别人,他依然呕心沥血给她大笔的银钱和画,正是这些东西,支撑她走完孤苦冷清的后半生。但他爱上了别的女人,公开和她撇清关系,这又是一种真真切切的无法磨灭的伤害。

她呢,她做了张道藩的情妇,可以说不守妇道,却还口诛笔伐地找他要青春损失费,要高额赔偿金;她也找上孙家,拆散了那段姻缘,孙多慈不得不仓促另嫁,一生郁郁寡欢。这似乎太残忍,但她蒋碧微付出了青春和才貌,背弃了豪门之约,扔下了父母姊妹,陪着他多年沉浮打拼,听起来未必不心酸。

不管如何,这一段从轰烈到惨烈的情事已然成了过往云烟。徐悲鸿早早地离世,留下孤苦伶仃的廖静文和六岁的儿子;而蒋碧微陪伴张道藩二十多年,始终没有得到一个妻子的名分,最后剩她一人独自终老。

你说《廊桥遗梦》的女主角是不是很傻?明明她可以追随男主角而去,但她宁可留下来,守着自己枯燥的婚姻。她不是蒋碧微,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所以只能忍着,而蒋碧微不同,她爱得执拗而惨烈。

如果能花好月圆,这当然是一种幸运,如果不能,我也不甘心和你就此相忘于江湖,一定要你用余生记住我,一定要最后伤你一次,尽管那也伤到了自己。

微疗愈:

同样是被抛弃的命运,朱安一辈子都仰赖鲁迅而活,她把自己困在周家那一方小小的宅院里,困在“周夫人”的名号里,执迷不悟,哪怕鲁迅从未给过她半点温情;还有张幼仪,她离了婚,自己创业,自己抚养孩子,好歹拼出了自己的事业,但她至死还坚持自己是徐志摩的原配,还坚持自己是最爱徐志摩的女人。

最可怕的就是被上一段感情束缚手脚,你尚且不能走出来,如何去找他讨那一笔情债?蒋碧微的选择固然不可取,但她决绝地跳出上一段感情,狠心斩断所有牵挂的那份勇气,却是很多女人需要学习的。

女人,就应该活出自己。如果那个男人不在乎你,你就自己在乎自己,活得有滋有味,过新的生活、遇见新的爱人。当与那个辜负你的男人再次相遇时,你可以自信走到他面前,云淡风轻地说一句:“你看,你错过了一个多好的姑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