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千古一帝康熙的几大麻烦 1

普通人都视麻烦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那么,麻烦果真就像大家所恐惧的这样,还是我们只看到了它的冰山一角?我们不妨透过现象来分析本质,看看麻烦的表面下到底有着怎样的另一幅面孔。

难道麻烦对我们的人生而言一无是处吗?不!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的时候,麻烦反而是成就一个人的机会。

让我们来看看康熙的故事吧。这位成就斐然的皇帝,虽然生在帝王之家,但是遇到的麻烦并不比常人少。

康熙年幼的时候,恰逢朝廷动荡不安。顺治皇帝一心向佛,丢下大清王朝,出家为僧。这对于风雨飘摇的皇朝政权而言,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玄烨(即康熙)时年仅有六岁。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死了;十岁的时候,母亲又去世了,但就是因为这些不幸的遭遇,反而激励他刻苦学习,成为所有的帝王之中最勤奋的一个,为他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父亲是满族人,母亲是汉族人,祖母是蒙古人,又让玄烨具有了三种不同的文化气质和品格,这对于他今后治理多民族化的大清朝是有好处的。

玄烨当上皇帝不久,就又遇到了面临被夺权的大麻烦。虽然这位皇帝表面上掌握着国家的大权,但实际上国家大权却掌握在四位辅政大臣的手上。这四位大臣中,索尼居首位,掌管启奏批红等大权,但是由于他年老力衰,所以起不到核心作用。苏克萨哈虽然有才干,但与其他人不和。遏必隆为人圆滑,从不与人争锋,起不到什么作用。在辅佐他的大臣中,鳌拜居心险恶,对康熙造成的威胁最大。这让已经成为康熙皇帝的玄烨感到很不舒服。但是这位少年天子并没有惧怕这个麻烦,反而设计诛杀了鳌拜,并且废除了他设立的种种弊政,如禁海和圈地等等。这些英明的举动大快人心,让他在朝廷中取得了很高的声望,同时对巩固皇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康熙又遇到吴三桂等三藩拥兵自重,独霸一方的麻烦。由于康熙年轻气盛,下旨撤藩,从而引发了三藩之乱,此刻,又出现了明朝皇帝的后代乘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太监也开始造反,宫廷里面一片混乱,在这些麻烦一个接一个袭来的时候,康熙重振精神,起用汉臣,与吴三桂拼死一搏,快刀斩乱麻,将麻烦一一解决。

再后来,郑成功的后代郑经割台湾自立,蒙古葛尔丹也虎视眈眈,这反而让康熙下令进行决战,从而完成了中华民族版图的大统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