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诸相皆非相

禅诗偈语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白居易

一缕禅思

白居易的这首诗名《读禅经》,我想大概是《金刚经》了。

《金刚经》里讲: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皆空,一切诸相皆非相。有余无余是佛学的名称,得了道的境界是无余涅槃,也叫做无为。有余涅槃是小乘境界,无余涅槃则是大乘境界。

言下顿悟,一切解脱,就是所谓的“言下忘言一时了”。

人生本来是梦,我们的所作所为,孜孜求取,无非梦中之梦,无非妄想执著罢了,都是假的。

佛告诉我们自性本来空。既是空的,你还要求什么果位?还得个啥子的道?所以,“空花哪得兼求果”。

阳焰无非光影,一种幻境而已。

“摄动是禅禅是动”,把两条腿盘起来,把心里的念头拼命压下去,以为这就是学佛,以为这就是参禅,以为这就是静心,但往往是事与愿违,想静却静不下来,心头更乱。这也不为别的,只因你在强求。

假如你能“无事可思量”,自然而然,你就“不禅不动即如如”了。

看来,白乐天先生好像是悟了,但也还在边边上。就是这样,也是相当不容易的认识了,是十万功夫后的收成。

读画片语

此画构图饱满,远山近木,人物隐约其间。在繁密中见疏灵,以浓淡墨相渲染,苍劲凝重中透出丰润秀逸之气,意境奇僻幽深,深得江南山水空蒙茂密、浑厚华滋之味。

画家形迹

石溪,清初四画僧之一。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溪,号残道人、石道人等。存世代表作有《云洞流泉图》、《层岩迭壑图》和《雨洗山根图》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