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谏之妙: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所为 5

曹丕实在没辙了。他找来自己的智囊团商议。刚刚脱下戎装、从汉中赶回来的司马懿提示:何不请教下贾诩?

贾诩,这个连司马懿内心都要暗骂一声老狐狸的人,最近几年每天下班准时回家,关上大门杜绝一切社交活动,为儿女结亲也尽找些地位平常的人,避免结交高门,再加上很少出谋划策,俨然已经成了朝中的隐士,久已淡出人们的注意范围了。

找他?有用吗?

当然有用。贾诩在魏王心目中的地位可不一般。也许贾诩是唯一一个被魏王暗中视作智力足以与己分庭抗礼的人吧。能智的人,不在魏王眼中;能愚之人,才入魏王法眼。贾诩就是这样一个能智能愚的人。

曹丕登门拜访贾诩,开门见山:请问怎么才能赢?

贾诩是凉州人士,既非曹操初起兵时的嫡系,又非汝颍世族或谯沛集团的成员,所以在朝中格外谨慎,明哲保身。如今曹丕亲自登门,贾诩也有些意外。不过,老主公看来寿数不多了,是时候为子孙经营在下一朝的生路了。

贾诩木木地回答:“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说完闭嘴,不再多言。

司马懿听完,心头一惊:贾诩这老狐狸,智谋之术已臻化境!刚才这番话,听上去极其稀松平常,只不过是教曹丕要修德养身、勤勤恳恳、遵守为子之道而已。但事实上,在这夺嫡之争的白热化时节,在奇谋谲诈纵横往复的关节点上,谁能表现出一种诚恳、朴实的清新之风,方是获胜的正道。而作为最终评审的曹操,本人正是用计的老祖宗,一切妙计谲策在他面前都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索性反其道而用之,以德服人,说不定反而能奏奇效。

重剑无锋,大谋似诚,这才是谋士的最高境界啊!

相比起贾诩这番话来,吴质之前为曹丕出的谋略,只不过是小孩子的把戏罢了。只是贾诩这番话听上去过于朴素,甚至近乎套话,不知曹丕能否领会呢?

曹丕完全心领神会,所以他起身告辞了。如果说曹植继承了父亲的绝世文才和浪漫气质,曹丕则继承了父亲的政治权谋和实用主义。

曹丕明白,此行的目的已经全部达到。

此行目的有二:一,希望贾诩能支持自己;二,希望贾诩能给一些具体的建议。

就第二点而言,贾诩刚才这番话的内容已经给了自己明确的建议:修德养性,返璞归真,以诚恳取胜。至于第一点,贾诩能接见自己,并且愿意给出回答,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表明他愿意支持自己。

三个聪明人,互相心照不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