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与五四运动 5

2001年,在北京新建成的皇城根遗址公园中段,紧接北大红楼的五四大街十字路口,有关部门不惜动用纳税人交来的巨资,拔地而起了一座4.5米×8.2米,重达4吨的庞然大物——不锈钢雕塑,题额“翻开历史的一页”,意在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这座雕塑的浮雕部分镌刻着青年毛泽东、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人的头像,以青年毛泽东为中坚,其余几人围而聚之,各摆出不同的动作和架式,以表示当年五四运动轰轰烈烈之场面。望之大气磅礴,光彩夺目,灿烂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效果。但令人不解和愤然的是,整座雕像却不见五四新文化运动“总司令”陈独秀与另一位领军人物——“有功的”胡适。如此明目张胆地置历史史实于不顾,随意篡改历史,妄断人物的做法,受到了具有良知的社会知识分子猛烈评击,学者雷颐撰文指出:在二十一世纪竖立的“翻开历史新的一页”,仍然为“左”的观念所囿,罔顾历史事实,依然不愿“还历史本来面目”,不愿为陈、胡“恢复名誉”。这说明“新时期”开始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还有待深入,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确不容易。而其后果更严重也更值得重视。现在常常有人在“翻开历史新的一页”前照相留念,但留给他们的,将是没有陈独秀,没有胡适的“新文化运动”。最后,雷颐呼吁:对这种纪念性公共艺术作品,制作者对相关的事件或人物要慎重考虑,而“公众对此更有参与的权利,即有权提出建议、意见和批评。有关方面事前应公布方案,广泛征求意见。总之,公众应参与‘公共记忆’的形成过程,而不能由少数人来影响、决定我们的‘公共记忆’” 。[3]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