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褐木庐(2)

祖父的褐木庐,可谓当时青岛的一个文化地标。在那个年代的中国,私人能藏有七千多本外文书,且大都有关西洋戏剧,是件殊不简单的事。据说胡适组织人员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时,曾到青岛参观褐木庐,看见很多莎翁作品,仅《哈姆雷特》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时任青岛大学3 图书馆馆长的梁实秋,收藏了很多国外戏剧及莎翁研究资料,向来以此自豪,但他一参观褐木庐,立即被祖父藏书之广所折服。当时在青岛的文学家、戏剧家、翻译家众多,包括梁实秋、杨振声、闻一多、洪深、章铁民、张友松、孙大雨等,可以推想他们都曾经是褐木庐的读者。

此外,祖父应该是中国最早自制藏书票的人之一—另一个是我外祖父邝富灼。他的不少原版外文书的扉页上都贴有藏书票,票上印了“褐木庐”字样、一些图案以及一个号码, 那应该代表书目的编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