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活得太糙了(2)

二、我做错什么了?

生而为人不容易,就是因为苦难有马太效应,受了苦的人,会越来越轻易掉入卑微的陷阱里。人性就是这样一缩再缩的。

素媛“出事”不久后,就要开始躲避熟人和记者了。明她是受害者,但家人却更害怕社会舆论对她的再一次吞噬。

她不理解,问:“我做错什么了吗?”

世界的规律就是这么残酷,那些被父母抛弃过的、被父母虐待过的、被他人欺负和羞辱过的……他们的内心都有一个顽固的声音:“都是我的错,是我不够好。”无论他们外表看起来多么桀骜不驯。证据就是,他们会一再避开生命中真正的幸福和真正爱的人,他们在潜意识里习惯了自我矮化,习惯了残缺,习惯了自己不值得拥有被爱和幸福。

小小的素媛也是一样,她一开始是不解,但渐渐就会转换为“这一切都是我的错”的自我攻击。灾难就是这样雪上加霜的。

要有人不断地提醒她:“这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电影《心灵捕手》里那个少年天才,养成了一套“要想不受伤就先拒绝”的固若金汤的价值系统,用来抵御童年成为弃儿的深切自卑,却猝不及防地在一句又一句的“这不是你的错”面前号啕大哭。

这也提醒了我们的思维局限:当看到那些退缩的身躯时,我们是不是潜意识就认为,不幸的人就应该或只能一直不幸下去?

三、我恨不得所有的孩子都遭遇一样的事情。

电影没有回避创伤,也没有回避创伤带来的应激反应:委屈,抱怨,控诉不公平。

“为什么偏偏是我?”被命运扇过耳光的人都会对上天发出恨恨的诘问。

素媛的妈妈,一个不忍心吃狗肉的人,在遭遇变故后,也会恨不得所有的孩子都遭遇同样的厄运,“这样至少我们家素媛就不会那么特殊了”。虽然心怀愧疚,却还是忍不住这样想。

素媛的爸爸最开始责备妻子的想法:“你也太狠心了。”但当他真正意识到女儿一生将要面临的苦楚时,他哭了:“以前我怪孩子妈妈太狠心,但狠心的是我自己。”因为女儿背负了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残忍,她一个人背负。

命运从来就没有公平过。我的一位博士朋友,每天都要用小白鼠做实验,她对我说,当她用手去抓小白鼠时,有时候会恍然看见有一只“上帝”的手在抓住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扔进荒凉的命运中。区别是,她还有一些恻隐之心,但那个“上帝”,仿佛并没有,只是完全机械的偶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