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不会凭空而来(3)

我一听就急了,冲着电话嚷:“平时哥俩好的样子,到关键时刻不帮忙,还是兄弟吗?”把节目做好的潜意识给我的压力太大,我都有点儿神经质了。朋友听我急了,笑了起来,我这才反应过来,哦,原来他是故意的!

“什么时候用?白天行,晚上要营业啊。”

“我知道,我们就白天用下,晚上你客人来之前我们就撤!”

电话那头犹豫了一下,问了个特别可笑的问题:“你要不要酒水饮料啊?”

我一时也被这话问住了,过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说:“老板,我们是做节目,不要酒水饮料,就用场地……”

关系打通,我马上安排时间,带着节目组导演和其他同事去实地考察。夜店自然都是晚上营业的,我们一行人也只能顺着别人的工作时间,等到人家上班才进场看。

我带着总导演在舞池里来回穿梭,周围的人都在激情澎湃地热舞,我们几个在中间挤来挤去,左顾右盼,扯着嗓子喊:“你那边通道是怎么样的?”“这个场地够不够大啊?”

测完舞池,我们直奔二楼。二楼包厢里的人,要么在聊天,要么在打牌玩游戏。我们几个就在无数异样的目光中测量着场高,看能不能挂灯,因为到时候,节目灯光是必须重新调整的。

这样工作了两三天,那家夜店最终因为吊顶无法承受场灯的重量而宣告失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在去夜店考察的最后一天,我们在旁边一家咖啡馆休息,琢磨起节目的名字,忽然有人顺口说了句:“干脆叫《我爱记歌词》好了!”

“太俗气了吧?”

“管它俗不俗,马上就录了!”

于是,这档节目终于有了名字。

名字有了,现场乐队却还没踪影。大家后来在《我爱记歌词》的领唱乐队里看到的歌手、乐手们,好多都是我十几年的朋友,比如王滔、海峰、张捷……

那时候,我一个个去拜访,一个个去邀约,这些朋友基本上都是二话不说,连出场费都没问,就说先帮我顶着。没有这些好朋友,就一定没有今天的《我爱记歌词》。

王滔原本就是杭州颇有名气的歌手,也是师范学院的老师,他在杭州当地的媒体圈里很受认可。海峰也一样,自己有个乐团,之前也参加过台里的一些节目。所以对于他们俩的加盟,节目组毫无异议。

相对来说,比较有异议的是张捷。其实在我做电台DJ那会儿,我们就认识了,当时他还在念大学。他的模仿力特别强,可以模仿八个歌手。

《我爱记歌词》的节目里,其实很需要一个会模仿的人。我向节目组推荐了张捷,说他可以模仿八个歌手。大家都不信,说至少在杭州,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呢!我也没多说什么,跟张捷约了个时间,直接把他拉到导演面前,现场表演了一段。导演看得瞠目结舌,一句话都没说,默认了。

到此为止,节目内容、宣传、名称和人员的问题都被我一一化解,“我搞定”这样的献身精神终于要收获了!到了这个阶段,大家突然发现,这档节目我出力最多。当然,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让他们觉得不交给我主持实在有点儿不好意思,于是很多事便顺理成章了,我做了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就这样,我终于硬挤上了《我爱记歌词》这趟高速列车,争取到向梦想快速进军的机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