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四万公里的环球追捕(2)

凌晨的北京首都机场依然人来人往,出境边检通道外,文小华已经和杨晨、靳伟聚齐。

“文队,丁总还没到吗?”靳伟焦急地问。他所说的丁总,是办案地公安厅经侦总队的副总队长,此次同缉捕队一起执行任务。

“他因飞机延误,没能按预计时间赶到北京,只能等明天的了。”文小华一向言简意赅。“东西都带好了吧。”他再次叮嘱。

杨晨和靳伟纷纷点头。

“此次任务艰巨,犯罪嫌疑人叫王志伟,男,三十五岁,两年前以采购货物的名义,骗取了十几名被害人共计四百余万元,之后逃往哥伦比亚。现经我方工作查明,该人的落脚点在波哥大。但线索稍纵即逝,我们必须迅速反应、立即出击,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这次行动的旅程辛苦,飞行时间长不说,仅往返行程就超过四万公里,大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因为此次行动的特殊性和艰巨性,文小华也不免多说了几句。

“没问题,头儿。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猎人的枪口。” 沉默内敛的杨晨微微一笑,胸有成竹。

航班于凌晨2∶05起飞,经过十一个小时的行程,于德国时间清晨6∶25到达法兰克福机场。文小华望着德国的晨曦,估算着北京时间已经过了午后。经过长达八个小时的等待,几个人再次登机,奔向行动的目的地,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

一路无眠,时差混乱、昼夜颠倒、生物钟被重置,从德国时间14∶30起飞,又经过近十二个小时的飞行,于哥伦比亚时间18∶59抵达波哥大。几个人经历了从黑夜到清晨、从午后到傍晚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是一个半天,实际上则是在时差的错觉中,经过了三十多个小时的旅程。就连靳伟这样习惯熬夜的电脑高手也头晕脑涨,搞不清到底该如何判断现在的时间。反而是杨晨思路清晰地进行了计算,现在哥伦比亚的傍晚,该是北京闻鸡起舞的清晨6点。

文小华做了几个深呼吸,提了提精神。他在飞机降落的时候,打开机舱的窗板,默默望着几千米下陌生而美丽的波哥大土地。

波哥大位于安第斯山脉上一个富饶的高原上,被瓜达卢佩山和蒙瑟瑞特山环绕,海拔近三千米。从高空俯视,可以看到地面上曲折蜿蜒的河流溪涧和鳞次栉比的建筑。波哥大年平均气温十四摄氏度,景色秀丽、四季如春,属于南美洲典型的高地气候城市。这里的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华人很少。当文小华等人踏上该国土地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穿越了整整半个地球,来到了世界的“另一面”。

走出埃尔多拉多国际机场,等候已久的使馆武官迎上前来。武官是中国南方人,四十多岁,穿着笔挺的中国军装,在人群中分外醒目。

“欢迎来到波哥大,真没想到你们能来得这么快。”武官微笑着与文小华握手。

文小华还以微笑,与对方紧握,心里踏实了许多。“辛苦你们了。”他说的是肺腑之言,没有驻哥使馆的大力协助,这只狡猾的狐狸就很难觅到行踪。

“丁总呢?”武官问。他曾经多次和丁总通过电话交流分析案情,虽未谋面,却也有几分熟悉。

“他没赶上这班飞机,随后就到。”文小华回答。

“那抓捕,是否要等他到了之后再执行?”武官疑惑。

“不用,咱们立即工作。”这是文小华的工作风格,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他深知,在异国工作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快速反应,如果行动不争分夺秒,就可能会丧失最佳时机。

“好。”武官肯定地点头,“那咱们就立即行动。”

两辆轿车载着众人,飞快地驶出机场,奔驰在波哥大的夜色之中。三个人的行李箱就放在后备厢里,随着道路颠簸。他们的方向不是安逸的宾馆,而是行动的战场,战士只要拔剑,就会精神百倍,缉捕队一展开工作,就如下山的猛虎。时差和困倦,早已烟消云散。轿车飞驰过街边的教堂和修道院,飞驰过著名的玻利瓦尔广场,飞驰过陌生的人群和远方巍峨的蒙瑟瑞特山,向着目的地挺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