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孤城哀鸣(8)

同日,牛首山方面五十八师与敌激战竟日,因八十八师派出之右侧支队过早撤退,敌军一部进占大胜关,且有沿江北犯模样。我五十八师阵地形成孤立,入晚下令撤退,与五十一师连合担任双涧镇至宋家凹守备(在八十八师右翼延伸线上)。

12月10日:

敌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第三峰同时攻击,战斗较九日为激烈,光华门复被敌突破二次,但冲入城内之敌百余人,悉被歼灭。比以一五六师增援通济门及光华门之城垣守备,一面于城内赶筑工事,并以一五九师控制明故宫附近,策应一五六师作战,另以新由镇江撤退回京之一○三师任中山门附近城垣守备,归桂总队长指挥。是夜,一五六师选敢死队坠城,将潜伏城门洞内之少数敌军焚毙,将盘踞通光营房之敌歼灭,光华门及通济门方面遂得转危为安。但雨花台八十八师阵地右翼稍形动摇,失去阵地前要点三数处。至第二军团方面,本日情况稍缓,不甚紧急。惟该军团四十一师以攻击孟塘方面受挫,正撤退收容中。

12月11日:

敌以主力一面向紫金山、雨花台攻击,同时以一部攻占杨坊山及银孔山,并以一部由大胜关渡江至江心洲,向我七十四军右侧背射击。至午后二时,我八十八师雨花台右翼阵地为敌突破,中华门城门亦被炮击毁,有少数敌军突入,但被歼灭。我第二军团因银孔山失守,与城内联络已断,午后战况不明。是夜,令八十八师缩短阵线,固守城外主要阵地,右与七十四军、左与八十七师密切联系,其城垣防务(除中华门、雨花台附近外)由一五六师及七十四军分担。原拟将六十六军或八十三军诸部队转移攻势,但考虑各部队疲惫已甚,无此力量。至一一二师、一○三师因新自镇江方面撤回,其疲劳则过之……

在敌我激战时刻,中日双方都有自己的每日“军事报告”,这些“军事报告”在战后的1938年相继被公开。有关日军进攻南京的“每日军事报告”是在1938年2月出版的《日本国际画报》上刊登出来的,现在南京市档案馆里已能查到这些资料。在此摘录南京遭日军大屠杀的前几天的日军“军事报告”,可以一窥敌我双方对当时军事的不同记录——显而易见,这些军情资料十分可贵。12月7日:

进攻南京的战幕终于拉开了。担任进攻的助川、片桐、大野、胁坂、富士井、人见、下枝、千叶、山田等部队,所向披靡,从东、南方向收缩包围,已经攻到了敌人的城下。今天下午一时,在隆隆炮声中开始了对南京的总攻击。郊外的部分敌军凭据碉堡拼死抵抗。从南京城东边的中山门到郊外高桥门的公路附近的房屋燃烧着熊熊大火。除海军航空队外,陆军飞行队、渡江部队也全部出动,从昨天中午开始发动总攻,对南京郊外之顽敌断然进行猛烈轰炸。目前,南京攻防战的生死决斗尚在进行之中。

12月8日:

南京的末日即将来临,顾祝同也协助唐生智,进行指挥,似乎仍在顽强的抵抗。现在,南京郊外正在展开激战。在东边,汤山附近的敌军据守高地继续抵抗。因此野田、片桐、大野等部队正在对之进行围击。助川部队则比之先进一步,已经开始与紫金山的敌军交战,山脚下的中山陵陵园附近的建筑物被敌军点燃,大火熊熊。在南方,从句容方向突破索墅镇的下枝、胁坂等部队,下午三时击退了扼守位于通往南京要道的淳化镇的敌军,占领了该镇,并继续向青龙山附近的高地进击。在西南方,从溧水方向进攻南京的千叶、山田等部队,突破秣陵关的险阻,与牛首山的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山地战。在这场历史性的进攻战中,我军中岛中将于七日下午光荣负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