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可治病

《水经注》一书记载的资料很庞杂,除了一般地理知识、水道经行路线、山川景色、地方物产,还记些地方风俗与传闻,甚至还有医疗知识。卷三十一记滍水流经鲁阳县一带,就有可以治病的温泉,是这么说的:

又东,温泉水注之。水出北山阜,七泉奇发,炎热特甚。阚骃曰:县有汤水,可以疗疾矣。汤侧又有寒泉焉,地势不殊,而炎凉异致,虽隆火盛日,肃若冰谷矣。浑流同溪,南注滍水。又东径胡木山,东流又会温泉口,水出北山阜,炎势奇毒。疾之徒,无能澡其冲漂。救养者咸去汤十许步别池,然后可入。汤侧有石铭云:皇女汤,可以疗万疾者也。故杜彦达云:状如沸汤,可以熟米,饮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饮,多少自在,四十日后,身中万病愈,三虫死。温泉旁边还有冷泉,冷热相济,简直就像近年来流行的“三温暖”。

温泉可以治病,显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是普遍常识。温泉口的热水太烫,没有人敢首当其冲,便在旁边引水为池,可以泡浴。至于温泉水可以饮用,作为汤剂,近年也常听医学界说起。不过,“饮之愈百病”,则令人怀疑。

道士所说的“万病愈,三虫死”,倒是很有趣的说法。柳宗元《骂尸虫文·序》说:“有道士言,人人皆有尸虫三,处腹中。伺人隐微失误,辄籍记,日庚申,幸其人之昏睡,出谗于帝以求飨。”说得更清楚的是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卷十三讲到“食气玄微”部分,说:“一者上虫居脑宫,万端齐起摇子心,常思饮膳味无穷,想起心生若病容。二者中虫住明堂,遣子魂梦神飞扬,或香或美无定方,或进或退难守常,精神恍惚似猖狂,令子坐败食谷粮,子若知之道自昌。三者下尸居腹胃,令子淡泊常无味,静则心孤多感思,挠则心烦怒多起,使人邪乱失情理。子能守之三虫弃,得见五牙(行)九真气。”这三尸虫好像是神经衰弱的病源,喝温泉水四十天,可以消灭三尸虫,倒是颇具神通的药方。不过,都是道士说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