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师园的记忆

每次去苏州,一定到网师园去看看,一来是观赏园林之胜,二来是追怀自己记忆中的老苏州。

其实,我既不是苏州人,又不在苏州长大,有什么老苏州的记忆呢?这就只好怪我上大学时受人点拨,读了明代的《园冶》及近代的《江南园林志》,对苏州的园林产生无限憧憬。更得怪我二十五年前初访苏州,当时“文革”尚未结束,市面萧条,人人朝不保夕,我却花了五分钱买了张门票,一步踏进网师园。园内空寂无人,真如《牡丹亭》里写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这五分钱独赏网师园的经验,虽然不至于引出杜丽娘一般的“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那么惊天地泣鬼神的震撼,却在我心底印上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原来苏州园林真有参天地夺造化之工,真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过,你得像杜丽娘小姐一样,独自一个,在花园里寻梦。

我跟许多朋友说过这次经验,反应不同,有的羡慕,有的疑惑,有的甚至说我是顾影自怜。不禁想到,假如我独自一人徜徉在凡尔赛宫,周遭阒无一人,那感受也一样,也会想到万物与我并生,天地与我合一吗?大概不会。因为我在法国的宫苑里,很难联想到儒道合流的城市山林梦想,更不会想到张横渠。

最近在苏州勘测园林,和园林局的朋友一道吃晚饭,又聊起了我的网师园经验。有一位年近六十的领导干部眼睛发亮,接着我的话头说,没错没错,那时的网师园,经常从早到晚一个人都没有,五分钱都没人进去。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就是当时网师园的负责人,我初访前几个月才调去的。

我们谈起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前的网师园,好像失散的亲人回忆童年岁月一样,居然感到相见恨晚。他说,你比较幸运,记忆只有纯粹的美感。我们当时还得在看松读画轩里背语录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