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戈尔登女孩(4)

后来,埃德娜终于还是对加利福尼亚感到了厌倦。最初提出要跟随别人移居加州的人也是她。但移居不久,她就变得愈发思乡起来。尽管丈夫在退伍军人医院找到了园丁这份不错的工作,但也没能安抚到她。埃德娜的想法让父女两人都感到很愤恼,但哈里知道争吵根本无济于事。他没有太多抱怨,只是拖延着妻子的愿望。“我母亲坚持想要回故乡和家人朋友团聚,”尽管她故乡的亲戚绝大多数也已经迁到了加利福尼亚。“她只是非常想回去。”弗吉尼亚解释说。于是哈里联系了自己住在克里斯蒂安县的父亲,请他帮忙在斯普林菲尔德附近为他们找个新的农场。然而,最后他却在位于斯普林菲尔德以西50英里的某个地方为他们找了一个落脚之地。

埃谢尔曼夫妇和他们年轻的女儿收拾好行李,坐上了回程的汽车,回到了一个比眼下更远离密苏里州的地方。“我们终于回来了,而爷爷给我们找的地方只有戈尔登城一个。”弗吉尼亚回忆说。戈尔登城的微不足道让本就多舛的命运显得更加扑朔迷离。“那是个巴掌大的小地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儿简直杳无人烟。”虽然戈尔登城一直吹嘘自己是这个国家的草原之都,但按玛丽的同龄人、后来成为小镇殡仪馆经理的洛厄尔·皮尤的说法,对于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来说,“戈尔登城是个必须逃离的地方”。对于玛丽·弗吉尼亚这样的女孩,人生只有两个选择,他说:“结婚或者离开小镇是所有当地还未结婚或尚未怀孕的女孩们唯有的两个目标。”

另一方面,埃谢尔曼一家从加利福尼亚返回密苏里州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就是在这个家里母亲说了算,虽然玛丽·弗吉尼亚崇敬的人是父亲。父母意见上的争执是玛丽·弗吉尼亚童年生活中上演最多的一幕。母亲对于“女性”的理解是一切事情的黄金标准。玛丽·弗吉尼亚顺服地遵守着这些规矩——至少在母亲眼皮底下是这样——一旦脱离了她的视线,就立马叛逆起来。面子是埃谢尔曼家最为看重的东西。弗吉尼亚解释说:“她十分明确作为妻子和母亲应该有的样子,而且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她真心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也一心想着胜过别人。”

埃德娜·埃文斯儿时的家庭比埃谢尔曼家更加虔诚,她在家中排行老二。瘦小轻盈的她留着棕色短发,魅力十足。如果说哈里看世界的目光是友善而幼稚的,那埃德娜的眼神里透露出的更多是质疑和野心。对于婚后的生活,埃德娜感到十分失望。困在戈尔登城的她,决心要把握住一切还能把握的东西,并把所有这些教训传授给自己的女儿。弗吉尼亚回忆说:“每个人都溺爱我,成长的过程让我明白,成就与天赋是多么了不起的东西,但人生的首要目标还是结婚成家。”埃谢尔曼夫人坚持让镇上的人用重名“玛丽·弗吉尼亚”来称呼她的女儿。弗吉尼亚说:“用重名叫我是她的意愿,在那个时代,到处都是‘朱迪·安’、‘唐娜·玛丽’这样的人名。”但不难想象的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她一到学校,就让自己在戈尔登中学的朋友直接叫她弗吉尼亚。作为母亲,埃德娜总是追求那些更好的事物,她为自己的女儿安排了钢琴和唱歌课程,教她熟练掌握针线活以及提高厨艺。当丈夫不在家时,她甚至可以担当一个男人的角色。弗吉尼亚回忆说:“某个夏天收割庄稼的时候,娇小的母亲竟走到田地里开上了拖拉机之类的家伙。如果必须做的话,那她几乎可以完成所有的事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