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家暴还有依恋?(1)

解密:为什么有的妇女在家暴中受尽了丈夫的折磨,但在心理上对丈夫依然有强烈的依恋?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甚至可以用它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的妇女在家暴中受尽了丈夫的折磨,但在心理上对丈夫依然有强烈的依恋?

这里我们可以把受暴妇女视为人质,而把施暴的丈夫看作绑匪,来看看两者的共同之处,大家便会明白了:

①受害妇女能够感受到丈夫对自己身心的威胁。

丈夫经常会说,如果她敢报警,下次会往死里打,或者她要敢提出离婚,那就杀死她或她的全家,对此受害人极度恐惧。当一个人长时间生活在恐惧和压力中时,其抵抗力就会逐渐减弱,甚至开始以一种近乎孩童的态度讨好丈夫。

②丈夫的悔改表现相当于绑匪对人质的善行或者小恩小惠。

在压迫环境中生存的妻子,总是会通过寻找点滴的希望来证明现状可以被改善,她们总是对丈夫抱有希望。这时丈夫的某些温柔之举,都会被妻子夸大为丈夫悔改的表现。暴力平息后,丈夫有时会买一些小礼物给妻子,或者向妻子道歉,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发生同样的事情。这时妻子很容易被打动。她们经常会以这些事实向自己也向他人证明:丈夫其实是好丈夫,只是偶尔会做错事。

③妻子很难离开家庭。

对于妻子来说,离开自己曾经爱过或仍然爱着的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妻子一般在家庭关系中倾注了很多心血,甚至牺牲了学习和晋升的机会,妻子在家庭中投入越多,离开就会越加困难。

因此这时,如果家人或朋友的一个问候或关心的电话会引发两个小时的家庭暴力,那么在妻子看来,外人才是麻烦的制造者,应当尽量避免与他们的联系。如果有司法部门干预,受害女性常常谎称自己身上的伤是不小心碰的,她们不希望施暴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当警察要带施暴人走时,会遇到受害人的阻拦,她们担心丈夫回来之后暴行会变本加厉。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隐忍,否则她挨打的次数将更多,受的伤害也更重。

④如同人质被绑匪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受暴妇女也完全暴露于丈夫对她的评价当中。

在暴力家庭关系中,施暴人不断贬低、侮辱妻子,故意伤害她的自尊心。这种负面评价听得多了,妻子逐渐就会认同。她们会认为自己真的是有很多缺点,所以丈夫才打她;自己没有能力,什么事都做不好;除了丈夫,没有人会爱她,愿意娶她。在她看来,丈夫是一位公正的评判者,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吸引丈夫的目光,赢得丈夫的爱。如果丈夫实施了暴力,她认为那是自己的失败。同样还可以用斯德尔摩综合征来解释的,就是那起骇人听闻的洛阳性奴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