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房地产泡沫(2)

希勒还发现另一个导致房地产泡沫的重要证据:民众购买房屋时对这项投资可能带来的回报,总会怀着不切实际的期望。2003年,凯斯和希勒负责的一项调查发现,许多业主希望他们的房产每年能增值13%。实际上,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1896~1996年这100年内房价只增长了6%,每年房价的增长率不过区区0.06%。

这些业主对房市的过分自信也许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房地产泡沫已经渗透文化层面。2005年,美国在10天内就先后开播了两档家装房地产真人秀电视节目:一档名为“玩转此屋”,另一档名为“玩转彼屋”。连那些本来无意从房地产投资中获取巨大利益的房屋购买者也开始行动起来。长期与希勒共事的经济学者乔治·阿克尔洛夫(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办公室位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那里的房价跌得最惨。阿克尔洛夫告诉我说:“我记得20年前,去萨克拉曼多一路通畅,但现在常常交通堵塞,于是人们就想,如果我现在还不出手买房,5年后同样的价钱就只能买离公路16公里远的房子了。”

不管那些房主认为他们买房不可能赔本还是不可以延迟购买,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依旧那么自顾自地逐月提升。2007年年末,问题浮出了水面:美国综合实力排位前20位的房地产公司中有17家房价当年出现下跌情况。更糟的是,反映房地产需求的主要指标——住宅营建批准数急剧下降,比高峰时减少了50%。与此同时,债权人终于看清次贷市场标准松懈带来的后果,不愿再放贷。到2007年年底,全美房产止赎率翻了一番。

决策制定者的第一反应却是让泡沫再膨胀。佛罗里达州是受冲击最严重的州之一,但州长查利·克里斯特仍计划给新购房者发放10 000美元的贷款。2008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希望通过大幅度增强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放贷能力来刺激住房销量。但事与愿违,房价下跌的趋势无法逆转,2008年住房销量下跌20%。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