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给我们上的课
整部《红楼梦》里,焦大只出场过两次,还都是以骂街的形象出现的,照说形象光彩不到哪儿去,但偏偏就是这个焦大,被很多评论者认为“形象最光辉”。甚至还有人认为焦大是个英雄,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焦大醉骂的,是他的上级——荒淫腐朽的宁国府。
焦大和杨修是一个阵营的
焦大的悲剧,其实和《三国演义》里的杨修有点儿类似。杨修自恃敏慧,处处洞察曹操心思,还洋洋自得地告知于旁人,终招曹操憎厌。
想必焦大没念过什么书,不会懂得老子所说的“功遂人退,天之道”的境界,焦大自恃的,是他的劳苦功高,他占据的制高点,是道德上的清白,但这正是让宁国府的主子们厌恶的地方。
他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武器来批判一代不如一代的贾府子孙。他的老资格、他的失落、他的恨铁不成钢看起来都很正义,很没有奴才视角,很平等甚至居高临下。
看似无事忙,对人情世故一无所知的贾宝玉曾说出过一段精彩的话,那就是对“文死谏,武死战”的批评。这本来是被历代文人大肆歌颂,老百姓心里也模糊觉得该崇拜敬重的忠烈刚正、宁死不屈的行为,但却被贾宝玉批了个体无完肤。他认为所谓“文死谏”,“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
而武将的“武死战”在他眼里也是“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将来“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
贾宝玉对此颇不以为然,“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
这种见识很难说是来自才十几岁、对“仕途经济”十分厌恶的宝玉。想必是作者曹雪芹忍不住跳出来,借宝玉之口,讽刺那些打着忠义节烈名号,其实在冠冕堂皇之下难掩的虚伪和私心。
而且宝玉批评的出发点,是很“忠君”的,是站在“君为臣纲”视角上的,所以虽然他很不客气地逼问“弃君(国)与何地”,就连旁边一向看不上儿子的贾政也无法辩驳。
宝玉的这段话很高明,就算你是忠臣良将,就算你是为国为君死谏死战,但如果你的行为将君王们放在“昏君”的尴尬境地,他又如何能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