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基因》对事业的具有牺牲精神的爱(2)

如果你对关于目标的问题认识不清楚,你的商业计划必定存在问题。相反,如果你对目标非常清楚,能够明白自己的渴望,接受心灵的引导,了解自己希望取得怎样的成就,你的商业计划就能很好地体现你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服务。

如何用目标引导企业发展?

目标主要体现在你的做法上,而不仅仅是你给员工和顾客传递的想法。实现目标是为了让人们相信你的理念。当然,好的理念本身应该是让人信服的。理念不是空想。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的:“你在游行中领头,至少得让人家看到你身后有游行队伍。否则你怎么证明你是在游行呢?” 印度软件服务巨头信息系统公司(Infosys)的创始人纳拉亚那·慕尔蒂曾跟我们分享了他与孩子以及企业的故事。

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平日里很少在家。有一天晚上,孩子们躺在我的怀里。他们一个叫洛汉,另一个叫阿卡沙塔。洛汉是非常淘气的孩子。他问我我是否爱公司胜过爱他们姐弟俩。他太可爱了。我回答说我爱我的孩子胜过一切,希望能缓和当时的尴尬气氛。然而,如今回想起这件事情,我的孩子们认为我没有讲真话。你想想我每天在办公室里办公的时间长达16个小时,每年有330多天的时间都不在家。让我的孩子相信我重视家庭胜过一切,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创业过程中的博爱,必然包括了产生全新理念的需要和渴望,愿意为实践这些理念做出牺牲的决心,不断为其创造条件促进其推广的行动。这种博爱又叫“奉献的爱”。正是因为具备这样的奉献精神和爱,创业者们常常加班不断调试样品,不厌其烦地向大家强调完美客户体验的细节,不管大家有没有听进去,还通宵达旦地不断修正代码,期望能推出更好的产品。越是成功的、发展迅速的企业,创业者在一开始拥有的这种奉献精神就越强烈,这让他们有了辛勤劳动的动力。他们生活的重心就是工作,除了工作,就是思考怎样做更周全,这也不足为奇。玩乐和交友虽然也在他们的日程中,但总抽不出空。由于心灵主导型创业者真正受到了目标和实现理想的热情的引导,他们从不觉得奉献是一种负累。

心灵主导型人士通过奉献将自己的技艺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 中提到,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安德斯·埃里克森发现,约1万小时有意识的实践训练——相当于连续10年每天以目标为导向地从事某项工作达3小时,一般情况下都会成就世界一流水平的技艺。持之以恒的训练,再加上实现目标的决心,众多创业者每天为创业付出的时间远远超过了3个小时。钢琴家需要不断练习演奏才能确保自己有精湛的技艺,创业者也需要无限的付出才能成为创业和企业发展的先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