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基因》目标和热情的力量

企业发展的动力、轨迹和影响力都来自于目标和热情,这恰恰反映了创始人的心灵。在企业创立之初,在开始着手具体的业务之前,创始人首先要有巨大的能量和很多灵感。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尤其是刚起步的时候,目标比企业、产品和利润更加重要。

马特·利德豪森是迪克托尼之家(Dick and Tony’s)在主博公司的合作伙伴,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目标的力量。心灵和目标几乎可以视为同义词,但是两者却有所不同。目标与心灵紧密相连。两者都是在企业创立之初回答为什么要创立事业这一问题的依据,这远远比业务开展的内容和方法更加重要。正如马特本人所说的:“目标比产品更加重要,产品比利润更加重要。”换言之,企业的根基是目标。完全明白为何要开展这项事业,了解该事业的意义,不仅对你个人意义非凡,对于整个社会也有很大的影响。

马特说目标并不一定要与非营利机构或者社会企业家精神相关。从其定义来看,目标是指明确地思考如何能够将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以诚信打造企业,构建价值体系。如果该企业明天不复存在了,人们会想念它吗?这个问题就是衡量一个企业目标是否明确的试金石。

想想宜家、巴塔哥尼亚、耐克或者西南航空公司这样的企业。如果这些企业突然消失的话,人们肯定会对之有无限怀念的。宜家的目标是出售人们买得起的家具,从而使大众家具产品设计更加亲民。巴塔哥尼亚可谓是在制造对人们负责的产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典范。耐克的目标已经与帆布鞋没有多大关系,与体育赛事的联合让该品牌更有活力。当你拜访耐克公司在俄勒冈州的总部时,你会发现自己仿佛身在体育馆里:耐克提倡“积极的生活方式”。西南航空公司本身规模并不大,但它却特立独行,甚至是走非比寻常的道路,主张追求自由,允许人们“张开双翼自由飞翔”。可以说,这些企业都将目标和热情的精髓融入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为品牌价值的提升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随着企业的发展,创始人最终需要再次注意如何平衡企业文化与结构和过程的关系。但若领导者过早开始构建各种因素,他们就会牺牲难得的机遇来确立企业的灵魂和使命。简言之,企业还没站稳脚跟,他们就希望带领企业起跑,这肯定行不通。为了明确事情的重点,他们最终会把注意力放在从长远发展角度,将心灵的核心内容及其目标制度化。因而,坚持企业的目标,即企业的灵魂,可以说是带领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想想当年盛田昭夫领导索尼时的盛况和这几年该企业几度面临危机的情况就可以知道,企业发展得再好,也不可能一如既往保持其初衷、永不改变。如今,对苹果公司来说,要保留史蒂夫·乔布斯坚持的核心要素,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在后乔布斯时代里,苹果公司需要大力改革进取,要明确单纯地重复先前的产品和战略根本行不通。

企业若未站稳脚跟,千万别傻到要带它在市场上起跑。

图2–1中,马特·利德豪森提供的图示说明了一个关键:企业创立之初,目标对于个人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其他一切从目标出发,要服务于目标的需要(见马特有关“目标大于产品”的评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