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一夜,内疚了一生(6)

问题是,王守仁自己还年轻,他暂时还不想要孩子,不想因为孩子的出生影响自己当前的头等大事:科举。而且,没准将来有一天,她的病能治好呢。回京途中,王守仁有幸拜会了知名学者娄谅娄一斋,并且见到了他的女儿。娄老先生比王守仁大五十岁,当娄一斋提出让自己的女儿与王守仁见一下时,刚刚成亲的王守仁急忙推辞,说是不便打扰。其实,他只是不想多见一个中年妇女罢了。

不过,当娄小姐从后堂走出来时,王守仁却发现自己的想法是何等的错误与可笑。娄小姐显然比自己还要年轻,更像是娄谅的孙女。她乌黑的发髻下面,一双大眼睛如同秋水般清澈,那种与生俱来的灵气与妩媚,是诸小姐不曾具备,也注定不可能拥有的。

王守仁不觉心生遗憾,感慨命运的安排让人无奈。但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就被娄老先生的热情所掩盖了。

王阳明更不会想到,第二次再见她的时候,要隔那么多年,而且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不会说话了。

娄谅是著名大儒吴与弼的学生,和王阳明一样,他很早就立下了成圣贤的志向,并喜欢结交佛道中人。

据说娄谅有特异功能,能未卜先知。最经典的一个段子是:

有一年,娄谅和一帮人约好去京城参加会试,走到杭州突然不走了。别人很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他神秘地说:“此行非但不第,而且有祸患。”谁信他这一套啊。结果一个月后,京城传来噩耗,举行会试的贡院起火,烧死了不少举人。

这可不是江湖传说,严肃学者黄宗羲可是记录在了经典著作《明儒学案》里,并且说娄谅是因为长期静坐,才有了常人不具备的神术。“静久而名。”不过,娄先生真的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只要想想他把宝贝女儿嫁给谁,女儿后来又有什么遭遇,就会觉得娄先生的这个传说不靠谱。

在与娄谅的交流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王守仁。这句话,他一生也没有忘记,并且说给无数人听。

圣人必可学而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