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虽小,理想一定要远大(3)

话一说完,老师的脸腾的一下红了,让一个孩子这么反驳,真丢人!不过你这不是提问,而是质问,不是请教,而是挖坑,有些太不厚道了。小守仁庆幸自己面前站的是一个善于控制脾气的老师,而不是善于修理儿子的老爸。如果换成王华,大嘴巴早就抽上去了:“我让你小子逞能!” 不知道王守仁的成长中有什么基因突变,还是北京靠近边境,让他年幼的血管里注入了更多狂热激情,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像老爸一样死读书读死书,唯一的目的是应对科举。他还有更多的爱好。

他喜欢看兵书,把老爸书房里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一类作品全都偷出来,看得那叫一个如饥似渴、全神贯注。读到精彩的地方,趴在床上咯咯笑个不停。看到伤心之处,眼泪又能掉下来。

这还不算完,他还把家里人吃完的桃核壳收集起来,在自己的房子里玩排列组合,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沙盘推演。

中国传统的文化人讲究琴棋书画,这棋指的是围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普通青年下象棋,文艺青年下围棋。围棋精致,象棋粗犷。下围棋是高雅品位的象征,下象棋是游手好闲的表现。

但王守仁作为状元后代,却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象棋,而且相当痴迷,也许是象棋更像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对垒,火药味更浓,对抗性更足吧。

王守仁用家里给的零用钱买了一副象棋,藏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安全地方。然后他就约上两三个同好,一有机会就跑过去玩,经常杀得是乐不思蜀。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班上总有爱告密的娃。终于有一天,当他抡起车大喊“将军”之时,抬头看到的却是一张最熟悉的苦脸。

棋友们立即飞快地消失,只留下了这一对父子。王守仁果断地蹲在地下,双手护住脑袋。不过王华这次倒没有动手,他长叹一声,缓缓端起棋盘,走到了不远处的小河边。

听到哗啦啦的响声,王守仁不看也知道,他是要和这些朋友永别了。

为了悼念象棋的无辜阵亡,他还特意赋诗一首: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