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天赋,也得让人知道(2)

谁知道王守仁却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向在座的长辈行了个礼,说:“爷爷最近身体不好,一直在吃药。就由孙儿我来献丑,请各位爷爷叔叔指正吧。”

在座的人看着这个皮肤白净的小孩子,交换了一下眼神,都表示同意。

小守仁清了清嗓子,不慌不忙地吟道: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小守仁还未朗诵完毕,不知道谁突然叫了一声“好!”于是,在座的长辈们都鼓掌附和。坐在王伦旁边的一个中年人,马上向王伦道贺:“小伯安不愧是状元郎之子,我看日后还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哪里哪里,抬爱了。”王伦急忙发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表示一下谦虚。同时暗暗给小守仁递了个眼色,对他这种好出风头的行为表示严重不满。

相对于万里长江的浩瀚无际来说,金山岛还真是不过大如拳,但它往长江中这么一戳,让维扬(长江)的流向发生了变化。别说,形容得还真是到位!喝醉了倚靠在月光下的高台吹箫,美妙的乐曲让洞中龙也酣然入梦,好一副气势宏大的场景,何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是成年人写出来倒很正常,但问题是,吟诗的是个孩子,要知道他才十一岁!

大人们不免会想,我们这些人十一岁的时候,还只知道上树掏鸟蛋,下河摸泥鳅,往小丫头的后脖子里塞爬虫,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慢着,这真是小孩子自己写的吗,他怎么想得到醉倚高台,怎么会吹箫,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联想,超过他的生活经验?难道……难道是他的状元老爸事先写好让儿子背熟,然后故意表演给大家看,人为制造一个天才的神话?

人造天才?文二代?代写?

于是在一片质疑的气氛中,有人提议,让王守仁以当地一景“蔽月山房”为题,当场作诗一首,以验证一下这个小朋友的天才成色,到底是包装出来的,还是确实有真功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