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争夺赛拉开帷幕,中国领跑全世界(1)

序言

资源争夺赛拉开帷幕,中国领跑全世界

2007 年夏天,中国一家公司在秘鲁购买了一座富含铜矿石的山——特罗莫克山(Toromocho)。该山海拔约4 600 米,相当于半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通过这笔高达30 亿美元的天价收购,特罗莫克山的采矿权从秘鲁人手中被转移到了中国人手中。

此笔收购证明,中国在大宗资源性商品领域的突飞猛进令人瞠目结舌。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中国就一跃成为全球资源并购交易中的头号买家。收购秘鲁特罗莫克山的中国公司是中铝集团,除了这次大手笔之外,它还在2008 年以近130 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澳大利亚的一个铝矿项目。2009 年6 月,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中石化收购了瑞士阿达克斯石油公司(Addax Petroleum),因为后者在伊拉克和尼日利亚拥有大量优质资产,所以该笔收购价格高达72 亿美元。而在此之前的2006 年6 月,中石化曾出资35 亿美元,与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天然气公司Rosneft 联手收购了乌德穆尔特石油(Udmurtneft)公司。2010 年10 月,中石化又以71 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西班牙第一大石油公司雷普索尔(Repsol)巴西公司40% 的股权。

能源危机迎面袭来

你也许会问,什么是大宗商品?简而言之,大宗商品就是那些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的资源性原材料。它们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为家用汽车、卡车和电网提供动力的能源,维持一切生命运转所需要的水资源,生产谷物及其他粮食作物的耕用地,用于制造移动电话或电视机屏幕的各种矿物质,以及使用机器设备所需的一切原材料。

近来,许多财经作家和媒体评论人士都在大肆宣扬能源危机,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他们看来,可耕种土地和水资源的短缺,全球能源供需间的矛盾,必将酿成国际政治上不可弥合的冲突。可见,尽管大宗商品及其交易市场至关重要,但我们对全球经济中这种最基本的元素或者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资产类别的认识依旧含混不清。

鉴于资源稀缺性造成的全球局势紧张,《谁将买下全世界》一书探讨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在未来几十年的基本格局。更具体地说,就是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追逐资源的趋势及影响。当今世界,只有一个国家将“应对未来资源稀缺性严峻挑战”确立为政治经济战略的重心,它就是中国。不仅如此,《资源之战,中国在行动》一书还为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让那些对资源稀缺性挑战、资源形势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的核心作用尚未做好准备的国家就此觉醒。实际上,早在10年前,当今世界上最有思想、最负盛名的商品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就在《热门商品投资》(Hot Commodities)一书中,对资源型商品的重要性作出了清晰而完整的阐述。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至少可以这么说,资源稀缺的严峻性必将导致世界进入一个新时期:可耕用土地、水、矿产品及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平均价格将迈入永久性上涨的高速路。届时,食品、水、移动电话、汽车、汽油及其他各种日常生活成本都将大幅上涨,最终又不可避免地加剧全球生活成本的上涨。极端情况下,大宗资源商品的严重短缺甚至会直接引发战争。自1990 年以来,围绕资源的获取已经至少爆发了18 次军事冲突,而且很多冲突依旧在持续当中。除此之外,很多资源稀缺的地区,如水资源匮乏的中东及人均可耕用土地极端贫乏的亚洲部分地区,随时都面临着暴力冲突的威胁。这些地区的人们,生活在一种需求扩大与供给短缺之间的脆弱平衡当中。因而,资源短缺带来的威胁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个人,将被拉入一场以争夺资源为主题的纷争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