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师素质是施术关键(2)

与服饰相比,催眠师的态度显得更为重要,由态度所构成的暗示力量更为强大。那种粗暴、冷漠、玩世不恭、唯利是图、高人一等或曲意逢迎的态度会令人感到厌恶,强烈地干扰施术时催眠暗示的顺利进行。一般说来,催眠时在与受术者的接触中,在态度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态度要和蔼可亲。以一种真诚地帮助受术者解决问题的态度出现,视受术者的疾苦为自身的疾苦,使受术者感受到,催眠师是像解决自身的问题一样帮助自己消病祛灾。这样,就产生了“自己人效应”,引起了心理上的强烈共鸣,施术时的暗示则将畅通无阻,容易产生较好的催眠效果。当然,如前所述,态度和蔼可亲也要有个尺度。过于“和蔼可亲”,则可能卑躬屈膝,结果与初衷正好相反了。二是态度要从容不迫。大部分人对催眠术都不甚了解,或多或少地对催眠术有一种疑惑的感觉。倘若催眠师手忙脚乱,态度慌张,就会增添受术者的疑虑。从容不迫可以给受术者带来镇定感,疑虑将一点一点地消失。尤其是在催眠施术进展不顺利的时候,从容不迫的态度就显得更为重要。此时,你的慌乱会对受术者构成消极暗示,会对以后的催眠过程形成障碍,直至会对旁观者产生消极影响。如果受术者感受到催眠师的亲切、镇静的态度是出于伪装、敷衍,便会对催眠师产生巨大的厌恶感,逆反心理便油然而生,任何催眠效果的获得都是不可能的。三是态度要真诚。无论是从容不迫还是和蔼可亲,都应当是真诚的,是从内心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不是故意造作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四,催眠师要具备高度的自信心。中华民族是一个以谦虚为美德的民族,尤其是知识界人士,总是避免有任何骄傲自满、口出狂言的表现。这当然值得褒奖。不过,在面对催眠受术者的时候,满口谦词则是一大忌。例如,催眠师对受术者说:“我现在对你实施催眠术,能不能成功我也没多大把握,当然我会尽力去做的。”这类看似谦虚的话却构成了消极的暗示,往往导致催眠施术的失败。所以,催眠师要具有高度的自信心,并且这种自信心要能够自然地流露出来。我国著名催眠大师马维祥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催眠术的成功,从实质上看,就是催眠师的意志战胜了受术者的意志,进而发生心理上的感应,最终导致催眠师对受术者意志的全面控制。”此言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不言而喻,欲战胜他人的意志,自己就必须有高度的自信心。倘若自身犹豫恍惚,信心不足,欲想战胜别人的意志只是一句空话。因此,有经验的催眠师在施术前总是对受术者这么说:“我曾经给许多人做过催眠术,他们都很容易地进入了催眠状态,经过测查,你和他们的情况都差不多,所以你也不会例外的。现在我就对你施行催眠术,想你很快就能进入催眠状态。”总之,催眠师所表露出的高度的自信心,本身就是对受术者的一个极有效的暗示。

第五,催眠师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在催眠过程中,不仅要不断地暗示,要求受术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催眠师的注意力也要高度集中,摒弃一切杂念。以全副精神凝视受术者,观察受术者每一最为细小的表现变化,努力建立起双方的感应关系。从来没有听说过心猿意马,三心二意的催眠师获得成功的。与之相反,愈是声名卓著的催眠师,愈是重视在催眠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催眠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催眠术这一专门技术,还要从道德品质、知识结构,以及服饰和态度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打造自己强大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在实施催眠的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催眠师作为施术者,其所起的关键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选择好的催眠师呢?据了解,目前国内还未颁发标准的“催眠师”认证,懂得催眠的大都是从事心理治疗的资深人士。如何选择好的催眠师,是催眠术是否实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