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之上》第一章(4)

可以想见,三姨做上皇后,舅舅做上将军,外甥霍去病还会闲着?三姨舅舅到武帝面前一说,武帝也看好这个外甥,任命霍去病为侍中。偏偏霍去病喜欢骑马射箭,卫青征讨匈奴时就带在身边,安排他做骠姚校尉,将骑兵交给他,任他去冲锋陷阵。霍去病年少气盛,领着赳赳骑兵,多次深入敌营,英勇杀敌,立下大功,年纪轻轻被封为冠军侯。霍去病在战争中渐渐成长为成熟的军事将领,后又有战事,武帝又授他为骠骑将军,几次独自带兵出击匈奴,保家卫国,终成千古名将。

舅舅能征,外甥善战,舅甥同为当朝大功臣,这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的促成,恐怕也与舅甥两人素质好智商高不无关系。为啥卫、霍那么有素质有智商?有个重要原因都被史家忽略了,就是舅甥俩都为私生子。私生子健康聪明,这可是被现代科学证实了的,勿容怀疑。宋代以降,直至清末,国人为什么老被外族和外国人欺侮,弄得国破家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高素质的私生子挺身而出,带兵打仗,救国救民。宋代尤其是南宋以来,国人喜欢搞假道学那一套,叫嚷什么存天理灭人欲,要求女人当贞女,做节妇,从一而终,甚至把女人双脚裹起来,天天禁锢在家里。男人没了人欲,女人要守贞持节,即使不愿守贞持节,小脚一双,也没法爬窗翻墙,又哪生得出健康聪明的私生子?没有私生子带兵打仗,抗击侵略者,吾国吾民还不只有等着挨揍遭殃!

这是玩笑。私生子固然聪明,非私生子也有不傻的,比如霍光。这日霍光认过霍去病这个同父异母哥哥,兴奋不已,缠着要跟他到边疆去打匈奴。霍去病抚着霍光脑袋,笑道:“你这么点年纪,怎么去打匈奴呀?还是在家里好好替我陪着老爸吧。”又让弟弟给太守行过礼,说:“你和老爸就是太守大人费大劲,帮我找到的。刚才我已跟他说好,我准备留点钱给你和老爸,在平阳购些田地家产,他会给你们提供方便的。”

霍去病带着部队离开平阳县城,开赴边疆后,霍仲孺就在太守照应下,拿着儿子留下的大钱,购买了大量田地房产,招收了不少奴婢佣人,过起富贵日子来。

富贵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倏忽间霍去病便得胜还朝,再次途经平阳。看望过父亲后,顺便带走霍光,让他去京城发展。或许是霍仲孺遗传基因好,私生子霍去病综合素质高,非私生子霍光也秀外慧中,坯子不错。霍去病见弟弟是个可造之才,在督促他好好读书的同时,又把他领出家门,融入上层社会,扩大圈子,广结善缘。还安置在自己帐下,任作郎官,不久升为侍中,算是军事参谋。

尤为难得的是,霍去病为朝廷建功勋,又是卫皇后和武帝外甥,不时会到皇宫去走走,霍光也就经常有机会,跟着哥哥进出皇宫。虽说霍光并非卫少儿所生,卫皇后与他已无血缘关系,却因系霍去病同父弟弟,也当外甥对待。就是武帝,见霍光仪表鲜亮,聪明机智,也打心眼里喜欢,拍着他肩膀说:“霍光啊,你如果离得开你哥哥,愿意跟我这个做姨父的待在一起,就干脆留在宫中算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