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与社会》第二节 轴心时代的制度企业家(2)

公元前第一千年的前500年期间,无论西方(主要是西南亚)还是东方,人类正从低端社会(low-end society)转向高端社会(high-end society)。在低端社会,政教合一,人神一体,统治者就是超自然的神的代表,是“天之子”,他们号称与神有“热线联系”,用自己的道德秩序管理百姓,“巫术”是他们管理社会的基本方式,他们靠地方贵族(通常是他们的族人)提供军队作战,与后者分享战利品,而不是支付军费,因此,他们并不需要大的税收。在高端社会,统治者已由“天之子”变成“首席执行官”,他们不再假装与神有热线联系,妖术退出舞台,他们需要收入养活军队,需要职业化的官僚队伍,因此需要大量的税收才能维持运行。伴随从低端社会到高端社会的转变,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连绵不断的征服战争,统治者互相厮杀,社会秩序大乱,到处“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如果不能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人类的苦难将日益深重。这时候,从爱琴海沿岸到黄河流域,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呼之欲出,这些人无论从社会地位看还是从地理位置看,基本上都来自边缘(个别除外),但他们认为人类应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不需要神式的国王(godlike king)超度这个被玷污的世界,拯救人类只能靠我们自己,而不是腐败又残暴的统治者。他们想搞清楚这世界究竟是如何运行的,希望能为社会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把人类从苦难中解救出来。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创始人都是从传统社会中游离出来、取得自由身份的下等贵族--“士”。这些士人在政教合一(“官师治教合”)的时代,由于受职位所限,只能考虑具体的问题(“器”),没有超于职位以外论“道”的意识。但在政教分离(“官师治教分”)之后,他们开始有了寻找超越世界的“道”意识和责任感。诸子百家观点虽不相同,但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想为天下立“道”,找到人们正确的行为规范,使社会从“天下无道”走向“天下有道”。他们之间的不同只在于不同学派对“道”的理解有异。当然,像商界企业家一样,为了兜售自己的东西,每个人都采取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强调自己的思想与其他人不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