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偷走海报!+3》车票(2)

我先画好草图,送去制版,印出来后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缩小了的底纹,颇有点像密教的曼陀罗画师绘画。现在都用电脑进行设计,方便快捷得多,可当时还是手工作业。

桌子周围散落的设计图纸越来越多,如果重复简单的图案,虽能够体现出均匀性,但因缺少复杂感而显得了无情趣。原日本国有铁道车票的底纹,使用的是将火车车轮抽象化的图案,已经是很有创意的设计了。我设计的新车票总不能比原来的差吧?

虽说为设计出满足上述条件的底纹,让我颇费周折,不过多亏了有这些条件限制,我才设计出了这么个奇特的图案。

这个图案的寓意,是那个铁道爱好者上司想出来的。

“以JR标志为中心,左右各画一个扩散的水纹图案,四个边角的6条横线分别表示分割成6条客运线路。”

他提出的就是这样的构思。

大家觉得怎么样?

最后,6家客运公司的车票通过更换北、E、C、W、S、K这6个文字来进行区分,即北海道、EAST、CENTRAL、WEST、四国、九州这6家客运公司的第一个字母。之所以只有JR北海道线采用了汉字字头表示,是因为特别钟情于“北”字的北海道地区这么要求而特别保留下来的。

我对这份工作抱有一种特殊的喜爱,在购买车票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细细审视,看到因为印刷质量不好而使底纹图案变得残缺不全时,心里就会感到格外难受。新干线的车票基本上都印制得比较精良,也出于这个缘故,我才能够心情舒畅地在国内旅行。

补记1:近几年来,城市里逐渐设置了自动检票机,车票里所包含的主要信息都被存入了磁卡背面那个深棕或黑色的磁条里。这样一来,有底纹的车票就给人以落伍而滑稽的感觉。虽说图案复杂,但只要有心造假也未尝不行。不过,从来没有听说过“因底纹不同而发现假车票”之类的新闻。确实,不管到哪个国家,都找不到有“底纹”的车票。那些车票大多采用很简洁的设计,将简单的信息符号输入小小的磁条。日本这种带底纹的车票终究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吧,这样一想就不禁产生了怜悯之心。

补记2:现在是2009年,城市里已经普及了乘车卡,我自己也经常使用自动检票机。底纹已经彻底成为了过去式,我不由感到一丝惆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