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追问人生》青年的修养问题(1)

青年的修养问题

今天讲的题目是“青年的修养问题”。

在表面上看,在这国势垂危的时候,来讲这个迂阔的问题,仿佛不大合适似的;其实,这个问题是一点也不迂阔。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前途,以及一个民族的前途,其复兴的重任,都是担当在青年的身上。如果每一个青年,将来都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那么,国家的前途,一定是很有希望的。反过来说:如果所有的青年将来都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有作为的人,那么,就是现在的国家能够马虎的过下去,到将来也非糟不可。所以这问题不但不迂阔,并且还很重要。

关于“青年的修养问题”,我们现在可以分做五点来讲:

第一,要感觉责任:在从前,中国的旧说法,说每一个人都有两种责任,一种是对于家庭的,一种是对国家的。这也就是一般人所讲的忠,孝二字。忠是对于国家,而孝是对于家庭。如果一个人对于忠,孝二字有亏,那么,其他的方面,也就不堪闻问了。不过,这是从前的说法,现在已经不同了。在现在的社会里,一般人对于家庭的责任,似乎是减轻了一点,但这并不是像普通人所说的是什么人心古不古的问题。而实在因为现在的社会制度,和从前的社会制度,巳经完全不同。譬如:在从前,一个人做了官,不但全家可以享福,而且三代都受诰封。可是一个人犯了罪,全家也都随着同受惩罚。因此,在从前的社会制度下面,一般人对于家庭所负的责任是很重的。可是现在不同,现在是一人做事一人担当,和家庭没有关系,因而对于家庭所负的责任,也就比较减轻了。

并且在从前,有许多人都只能算做家里的人,而不能算做社会的人。譬如:在从前的社会制度下面,妇女与儿童,都只能算做家里的人,而不能算做社会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对于社会不负什么责任。可是现在不同了,妇女和儿童,不能再看做是家里的人,而也同样的是社会的人。这样,对于家庭所负的责任,虽然比较减轻,可是对于社会所负的责任,就要加重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