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喜欢表达自己,写了很多有关他自己作品的阐释。由于他内心藏有一座火山,所以他总是需要克制自己。那些内心没有任何火山痕迹的人,可能会错误地会意,在举起指挥棒之际相当节制,不料斯特拉文斯基自己指挥他的《阿波罗》时,仿佛是在指挥柴可夫斯基作品。我们这些读过他的文章的人听着这曲子,内心深受震撼。

——《魔灯》(The Magic Lantern),英格玛 ·伯格曼(Ingmar Bergman)著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寻找,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我们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寻找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和谐。如果我们正好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火山,像斯特拉文斯基那样,我们会强迫自己补偿性地克制;同样,如果有人内心是一座冰山,他就得强迫自己热情放纵。伯格曼说,危险的是,一个具有冰山式人格、本应热情放纵的人,可能在误读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文字之后对自己施加更多的克制。

本书中的思考,虽然是在公开的演讲中提出来的,但它们更多的是我提醒自己的笔记,是我摸索出的、用来对付我自己的火山和冰山的一些方法。所以,这些思考是一个人试图寻找平衡、理解自己的产物,对于别人的意义,可能更多的是窥见这种寻找过程本身,而不是最后得到的具体解决方式。

我要感谢肯·萨罗斯(Ken Sallows)提供给我最初演讲的文字记录,从而使我有机会将我的思考展示给更多的受众。遣词用句方面我做了一些调整,加了一些注释,主要是演讲过程中回答听众问题的一些题外的对话,为此我也要感谢他们的热情参与。我也更新了一些技术细节,增补了一节“数字剪辑的过去、现在以及设想中的未来”,以及对数字非线性剪辑给电影制作带来的影响投以关注。

我还要特别感谢当时任职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的希拉里·傅朗(Hilary Furlong),她是把我请去澳大利亚的关键人物,我最初的演讲是在那里进行的。

沃尔特·默奇

1995年8月于罗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