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馆存废之争(7)

围绕着同治六年的这场同文馆存废之争,最后虽然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开明派的胜利而告终。但实际上大部分人的思想并不能立即因此而实现大转弯。同文馆尽管依然在按部就班地运作中,但一般人还是视入同文馆学习为歧途。

根据翁同龢是年五月二十一日(1867年6月22日)的记载:“昨日同文馆考投学者。七十余人(参加)。”另据史料记载,此即为天文、算学馆招考初试,一共有72人参加。其中,正途出身的人并不多。最后的复试在农历五月二十六日(6月27日)举行,一共录取了31名学生。

实际上,同文馆的这种乏人问津的局面,很长时间之内都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对此,曾在同文馆学习过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民俗学家齐如山在《齐如山回忆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中有很生动的描述——

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在汉人一方面,政府无法控制,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因为这种学生,向来功课成绩不好,八旗官学虽腐败,这种学生也站不住、或将被革,倘到同文馆,或者还可以混一个时期。这是最初招生的情形,而且还有一层,这些学生入了同文馆以后,亲戚朋友对于本人,因为他是小孩,还没有什么鄙视,对于学生们的家庭,可就大瞧不起了,说他堕落,有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亲戚关系,断绝来往。甚而至于人家很好的儿媳妇,因她家中弟弟入了同文馆,便一家瞧不起这个媳妇,而且因之便受了公婆之气。社会的思想,对于这件事情看得这样的严重,大家子弟不但不愿入,而且不敢入,因之后来之招生就更难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