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失踪(8)

我和罗远征开车将父母送回家,又一起吃了顿晚饭。母亲精神萎靡,一个劲儿地打瞌睡,仅仅吃了小半碗饭,就说要回里屋睡觉,看来这些日子真是累坏了。我和父亲说了几句话后,就带着那幅油画和罗远征告别离开。

在路上,罗远征很是兴奋,说好歹留下这一幅,回家仔细看看,能找出秘密最好,就算找不出来,也能当个传家宝,等咱有了孩子,没准还能卖个好价钱,够攒一个楼钱了。

我淡淡地笑着,说他就是个财迷,满脑子就知道钱,但心里却不断思索着,舅舅是否会将秘密记录在这幅画中呢?

一进家门,我连鞋都没脱,就迫不及待地把油画放在沙发上,仔细端详起来。

这幅画长约150厘米,宽约70厘米,绷在一个深棕色的木头画框内,由于保养得当,色泽相当艳丽,没有丝毫破损。

画作描绘的是辽沈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市区的一处场景。近处民房矮小破旧,中远处锦州古塔高耸巍峨,到处硝烟滚滚,战士们手持钢枪,冒着炮火穿梭在街巷中,场面非常宏大。尽管人物众多,又姿势各异,但脸孔生动鲜明,异常逼真传神。看他们张嘴怒吼的样子,仿佛都能听见阵阵喊杀声。

看了许久,也不知为什么,我心里竟然隐隐觉得,这幅画比真实的全景画更好一些,或许是因为近距离观看的缘故吧。

我和罗远征瞪大眼睛,反反复复瞧了好半天,除了感觉舅舅画功深厚,什么问题也没瞧出来,就商量着要把这幅画挂在哪里。

罗远征摸着脑袋,四处踅摸了一下,提议挂在沙发后面的墙壁上。我瞅了瞅,觉得挂在那里似乎也不错。

我们摘下墙上的婚纱照,找准合适的位置,先将一枚钉子钉在高处,把油画挂上去,又在下面并排钉了几枚钉子,起支撑稳固作用。

挂好油画后,罗远征退远一些进行指挥,而我跪在沙发上,调整油画放置角度。由于脸几乎贴着油画,这回瞧得更是清楚,还能闻到淡淡的油彩味道。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之前我曾说过,画面内容是很多战士进行巷战。不过这回离得近了,我注意到在油画的左上侧,有四个孤零零的战士游离于大部队之外,他们手里托着钢枪,背身站在古塔外面一处平房式建筑的门口,看姿势似乎要推门进去。其中有一名战士却回过头,眼睛直直地看向画外。

那种目光太神奇了,我说不好使用了哪种绘画技巧,反正不管我怎样移动角度,战士的目光始终都追随着我,好像一个人在盯着你看。尤其是他的表情更是古怪,嘴唇微张,眉头紧锁,既像惊讶,又像迷茫。

我咦了一声,摸了摸下巴,感到非常好奇,慢慢站直身子,往后退远一些,凝视着那个战士。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怎么能画得这么真实呢,竟然完全跟看一个活人一般。

见我站了半天一动不动,罗远征从旁边走过来,搂住我的腰,问我怎么了。我伸手指着那个战士,说:“老公,你看那个战士,怎么画得那么……那么……”一时之间,我竟然语塞了,根本找不出合适的词汇来形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