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死突击(1)

突击组利用投掷手雷开路,终于逼退了据险死守的日军轻机枪手,成功通过一处弯角,但也付出了三人阵亡的代价。日军被连续爆炸的手雷逼退后,马山就组织人员进行坚决的反扑,想出其不意地击退突击组的进攻。大杨也防备着鬼子的突然反击,提前把火焰喷射器手调到前面开路,命令他不管看没看见鬼子,尽管喷射前进,直到固体燃料用尽为止。

反扑的日军刚一现身,恰好和怒喷而来的火焰迎头相遇,顿时便有三四名鬼子被烧得全身冒火,惨叫不止。突击组跟在火焰喷射器手的身后稳步前进,同时向远处投掷手雷,阻止日军再度反扑。被烧着的鬼子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竟变得异常凶悍,不退反进,径直朝突击组扑来,妄图同归于尽。大杨手疾眼快,立刻举枪便打,手指直接把自动步枪的扳机搂到底,二十发子弹倾泻而出,冲过来的鬼子全被扫倒了,彻底死透。

火焰喷射器手所携带的固体汽油有限,一次长喷只能维持8秒,别看他身后背着两个钢罐,其中一个是气压罐,一旦被子弹击穿,死得比鬼子还惨。固体汽油喷完了,短时间内无法补充,火焰喷射器手只得后撤,卸掉沉重的钢罐和喷枪,取出防身用的点四五手枪,跟随突击组一起向前冲。

大杨率领突击组快速穿过仍在燃烧的日军尸体,攻击前进,连续转过两处弯角,消灭了六七名带伤顽抗的鬼子,交通壕的三分之一已经掌握在突击组手中。突击组继续前冲,日军援兵也拼命地往前赶,双方在交通壕的中部相遇了,恶战随即展开。

突击组的火力虽强,但在狭窄的交通壕里施展不开,而日军一上来就是准备要拼命的,根本不给你发挥火力优势的机会,直接来肉搏战。大杨有点后悔了,不该让火焰喷射器手过早的把固体汽油喷完,留到现在用该多好呀!他一口气打光了新换的弹匣,仍阻止不住日军的拼死攻击,双方眼看就要短兵相接了。

“上刺刀,拼了!”大杨怒吼道。他的自动步枪无法上刺刀,随即拔出腰间佩带的美军丛林大砍刀,头一个冲向鬼子,绝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手。

突击组里的其他人也纷纷上刺刀,跟随大杨往前冲,但手指仍然放在半自动步枪扳机的护圈外(不直接扣住扳机,是担心走火误伤自己人),准备一有机会就开枪,不能跟鬼子傻拼。美军教官也不提倡和日军肉搏拼刺刀,不是因为怕死,而是认为放弃火力优势改用白刃战很愚蠢,得不偿失。不过,战场上的环境瞬息万变,小规模的肉搏战在所难免,拼刺训练也不能完全放弃。

侦搜连平时的拼刺训练成绩不错,却很少有机会实战,今天正好跟鬼子过过招。当然能开枪还是要先开枪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越简单越好。日军的“九九”式步枪长度虽比“三八”式步枪短一些,但仍然比美式M1半自动步枪要长,装上刺刀优势就更明显了,打白刃战稳占上风。好在交通壕狭窄弯曲,枪长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反倒不如枪短的一方灵活,日军援兵想靠白刃战击退突击组不太容易。

大杨身高腿长,步幅大,两三步便冲至一处弯角前,抢先占据有利地形。日军援兵此时也冲至弯角处,比大杨慢了一小步。当先的鬼子看到大杨堵住了弯角,毫不犹豫地挺枪就刺,又快又狠。大杨占据有利地势,轻轻一闪身便让过凶猛扎来的刺刀,同时探左手死死攥住“九九”步枪的枪管护木,猛地往前一拽,将猝不及防的鬼子拽过弯角,接着扬起握在右手中的丛林大砍刀,照着鬼子的脖颈就劈了下去。

鬼子本能地抬手去挡,却如何挡得住大杨的全力一劈,半截小臂瞬间应声而断,切口处整齐平滑,足见砍刀之锋利。不等鬼子惨叫出口,大杨再度挥刀劈中鬼子的脖颈,可下劈的角度掌握得不太好,刀身砍入脖颈约三分之一处便给颈骨卡住了,没能一刀断头,但足以致命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