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弥高俯之弥深——记秦皇岛市武协主席李经梧(2)

建国后,李经梧又潜心研究国家体委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改编的太极拳套路。1959年,在国家体委主持下,由李经梧表演拍成《简化太极拳》科教片发行全国,备受好评。60年代初,东北名拳师李天池来北戴河学习气功期间,又与李经梧切磋拳艺。李天池将武术大师孙禄堂所创孙式太极拳相传,而李经梧则将陈式拳回授。

60余年来,李经梧习武不辍,不管境遇顺逆,他都无间寒暑,不舍晨昏;精研细揣,深得通化。他把所得太极功夫证于拳理,研于生理,验于较技;取吴式巧密柔化之功,聚陈式缠丝刚发之力,掺杨式圆满舒放之长,揉孙式开合活步之妙,集而成之。

尽管李经梧自1957年后即退出赛事,不求闻达,远于名利,但他高深的功夫,端正的人品,还是不翼而传。

柔化刚发恭接八方手

“山以虚则能受润,心以虚则能受人。”李经梧习武迄今多经名师门派,会友比武,但他从无门户之见。尽管艺高技精,绝不以武欺人,更不擅自我张扬。倘不得已与人交手时,他亦以艺赢人,以德服人,总是点到即止。一生几无争勇斗狠之举,表现了一个武术名家的高尚品德。

李经梧对于太极拳法的各种劲路运用娴熟,早在壮年就已身手不凡。其推手听力之微灵、发力之脆大,堪称鲜见。

1962年,河北省医学界专家团来疗养院修养。时有一医院的外科主任,颇有些功夫,曾与诸多名家推过手,特提出与李经梧一试。彼此相接,李经梧只一伸手,对方就被“封”住不能再动,此时如李微微一放,对方就将倾跌出去。但李经梧却就此收手。当时这个主任表示十分佩服李经梧的“听劲”功夫。事后徒弟们问及为何不“放人”,李师笑答:“人家练得不错,与我交手输了,心服则已,非难堪于人做什么?!”

1985年12月的一天上午,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体疗室内一片喧哗。人群中一个壮年人正与李经梧较技。刚一接手,李老师就“听”出对方十分“懂劲”,因他用力含蓄、若有若无。李经梧只得主动“问劲”引对方使力,果然,围观者尚不知怎么回事,壮年人已经仆地而倒。原来,这位日本拳师叫高桥贤,专习形意、八卦、陈式太极拳。此刻他仍不服气,脱去羽绒上衣,再次出拳击向李经梧,其拳势之刚猛令人咋舌。李经梧舒臂“掤”住来手,随之转腰一化,使出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之功法,一下又将日本客人发出数尺倒地。被李经梧精湛功夫折服的高桥贤伸出拇指连声称赞:“真是好功夫!太极真功仍在中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