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4)

我们本着放松的心态,不急不躁,因而也总结出一条快速取衣的经验,下回排队,尽量站在非家庭的后面,速度会大大提高。

所有进入滑雪场的人都可以领到一套防寒服、一次性袜子和雪鞋。我们快速换好了衣服,面面相觑。只见我、坤儿和 Julia都像是南极考察队员,而穿在杨杨身上的衣服总感觉哪儿奇怪些。原来,衣服尺码倒还是合适,就是脚上的鞋感觉偏大,杨杨说,她在国内一般入口处被打造成了奇幻雪洞的主题区域,一个洞连着一个洞,我不禁好奇地摸了摸那上面冻得严严实实的冰,真是拔凉拔凉的啊,让我想起了冰箱冷冻室因为温度过低而结的那厚厚的冰层。而另一侧的大屏幕上正在播放《冰河世纪》动画片,看来主办单位不光是让我们身处冰雪中,还要将我们的头脑融入更多的冰雪乐趣中,真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冰雪之旅了。洞内有一些冰雕,由于光线较暗,看不出来是龙还是蜥蜴,而此时我已无心在这里停留太长时间,因为实在是很冷,我的鼻涕有点不争气地涌动了。

走过这片有些昏暗的冰洞,我们进入了滑雪场的核心地带 ——一个巨大的室内冰雪乐园豁然显现在我们眼前。

此时踩在我脚下的雪,真的似北京的雪,软而细腻。这让我想起那年在韩国滑雪,也是因为久未下雪,韩国雪场多采用人工造雪,但是那雪踩在脚下就像大盐粒,只让我感觉到粗糙。在我发呆之际,不知从哪里飘落下片片雪花,落在我的头上脸上,抬头一看,原来上面还 内是滑雪场里玩乐的人,而窗外是驻足向里观望的人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格外有意思。让我们不禁感觉到冰火两重天的合二为一。

在这里,孩子们是最幸福最快乐的嬉戏者,有些很小很小的孩子坐在雪车上,被父母拉着一趟趟地来回走,这足已让他们很开心;还有一些较大的孩子三五成群,在雪地里打雪仗;文静的小姑娘则找了个地方跟妈妈堆起了雪人;更大一些的孩子则去参与游乐项目,胆子大的,则干脆坐上缆车滑高级道去了。在这里,没有大人小孩之分,因为大人也玩得像个孩子,在爱斯基摩小冰屋和冰洞里钻来钻去,有些还摆出很滑稽的姿势照相。我们自然也是跟着一通猛拍,一个白人大哥摆完 Pose爬出冰洞还特意笑着冲我们大喊:“No facebook!”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