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心孩子咳嗽出麻烦(2)

治疗上多使用驱风解表的办法,可服用杏苏散治疗。或者,家长也可取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10克、桔皮(陈皮)3克、冰糖30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胡椒、生姜、桔皮一起煮汤,然后加入冰糖,吃萝卜喝汤,每天1剂,连服3~4天即可。

在治疗风寒咳嗽时,家长别让孩子吃香蕉、猕猴桃、甘蔗、甜瓜、苦瓜、生萝卜等。

风热咳嗽:表现为咳嗽不止,痰黄黏稠,口渴咽痛,伴有发热,恶风头痛。治以疏风肃肺。可用桑叶6克,菊花6克,杏仁4.5克,白砂糖适量。在水煎前三药取汁,再调入白砂糖代茶饮即可。在孩子初病时可试用金银花冲鸡蛋,将鸡蛋1个,打入碗内,金银花15克加水200毫升,煮沸5分钟,取其汁冲蛋,趁热1次服完。

肺热咳嗽:表现为发热口渴,咳嗽阵作,黄痰难咯出,口苦,唇红面赤,烦躁不宁,大便干燥,小便色黄,指纹紫青,舌红苔黄,脉象滑数。治用泻肺止咳、清热化痰之法。自拟鱼蛤石花汤治疗:鱼腥草10克,生石膏30克,金银花15克,川贝母10克,北沙参10克,海蛤粉10克,前胡6克,杏仁10克,木蝴蝶6克,桔红6克。水煎服,1日1剂。

肺寒咳嗽:咳嗽日久,肺气虚寒,或久服中西消炎、镇咳药物无效者多致肺寒,症见昼轻夜重,遇寒咳甚,咯吐白稀痰液,体虚自汗,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缓无力。治用温肺、化痰、止咳之法。自拟太子冬花饮治疗:太子参10克,炙冬花10克,炙枇杷叶15克,炙紫花10克,炙杏仁10克,炙米壳6克,桂枝6克,生姜3片。水煎服,1日1剂。

痰湿咳嗽:咳嗽痰壅,色白而稀,胸满纳呆,夜晚痰声漉漉,困倦乏神,大便溏稀,舌质淡红苔腻,脉象滑沉。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之法。二陈汤加减:陈皮10克,法半夏6克,生苡仁15克,茯苓10克,炒白术6克,白芥子6克,胆南星6克,姜厚朴6克,川贝母6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

中医认为,孩子属“纯阳之体”,像“旭日东升”,其阳性体质,易热易发烧易惊风,一般少有寒、虚体质,即使是受了风寒,也容易入理化热,因此所患病中热病为多,因此,多用清热药,温药少用。

目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西医方法与治疗哮喘一样,主要是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如吸入皮质激素。中医虽无过敏性咳嗽的说法,但对于咳嗽和带过敏性咳嗽特点的咳嗽也有相应的疗方,但须对症治疗,不同体质的人用药的量也不尽相同。因此,像铃铃这种情况,家长可用以下方法调理:

急性期:取炙麻黄5克,杏仁、甘草、桔梗、陈皮、牛子、射干、苏子各6克,前胡7克,桑白皮8克,紫苑、冬花各10克;缓解期:黄芪、五味子、白术各6克,紫苑、冬花、生龙骨、生牡蛎、白芍、云苓各10克,桑白皮8克。以上各药煎服即可。每天1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