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登山还是在家健身(6)

你的数学不好?我也是。没关系,那就试试别的办法,针对真正要考虑的决定,把“支持”和“反对”两个方面的主张全部写下来。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你的假设。这些假设正确吗?

所有内容都写下来之后,把它在一边放上一两天。再拿起来的时候,要仔细阅读,大胆质疑列出的要点,尤其要反复推敲作出的假设。如果还是犹豫不决,那就试着再重复一遍上述做法。我明白,我明白:不胜其烦。但是,反复斟酌,自我评估,可以帮你作出合理、明智、没有偏见的决定,这是由此带来的回报。

最后,一切准备停当,只等着手工作了。你已经辨别出全部制约,针对自己明确而详尽的目标下定了决心。你已经制订好了行动计划。你也明确了绕开制约、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和策略。

下一步要干什么呢?现在是该收集信息的时候了。不过,如何找到你需要的信息呢?一旦获得信息,你将怎么处理这些信息呢?在当今世界上,我们可以接触的信息如此之多,如何处理信息本身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需要把此前有关组织安排的所有想法抛在脑后。关于组织安排,我们需要一个面向21世纪的全新定义—这个定义要把这个社会以及我们的大脑到底如何运作这一问题考虑进来。我们需要一套新的适应于这个定义、适应于当今世界的手段和方法。这就是第二部分的中心思想。

你一定要知道的

对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为你做的每一件事提供背景和目的,可以帮你更加有效地安排自己的行为。

知道自己的目标,就更容易知道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不重要,哪些信息需要记在脑子里,哪些信息不需要记住。这会让高效工作、井然有序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个明确而详尽的认识至关重要。目标越明确、越详尽,实现起来就越容易,结果的衡量也越容易。

对于目标产生的结果,要学会灵活变通,这样就可以保持开放状态,如果第一种办法不成功,随时可以找到实现目标的新途径。

为了确定明确详尽的目标,要问自己几个此类问题:我真正需要首先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如果我不这么做,会出现什么情况?我必须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面对一项重要任务或一个重大项目,一旦你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和与此相关的制约,在动手工作之前,要留出些时间,理清思路,轻装上阵。然后要最终决定该不该承担这项任务,要不要委托或请求别人帮忙。

计划越宏大,你的决定可能就越大,事项也越多。遗憾的是,我们很不擅长作决定。不过,我们可以学会克服这一弱点,起码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决策技巧的不足。在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 找个信得过的人,把你的决定告诉他,听听他的意见。这个人可以帮你发现工作中的逻辑问题和主观偏见,不然的话,他也可以让你增强信心,确信自己作出了很好的决定。

☆ 比较看看你的决定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结果。形象地展望一下这些结果,花点时间“现场体验”一会儿,找找每个决定的感觉。

☆ 作好自己的调查研究。补充信息有助于你作决定。不过,不要走火入魔。没有节制的过量信息实际上会让你更难作决定。

☆ 针对你的决定可能产生的结果,列出所有的利弊得失,尽量按照重要程度把它们的优先次序排列好。

☆ 对于正在考虑的决定,把支持和反对的理由都写下来。一天之后,再去阅读你写的内容,要大胆质疑自己所作的假设。

第一部分中有关有序组织的原理

1.为了实现大脑压力最小化,要把生活组织得有条不紊。

2.让信息尽可能快地离开大脑。

3.多重任务通常会让你降低效率。

4.利用故事去记忆。

5. 仅仅因为一直都是按照某种特定方式做某事,并不意味着永远就该这样做。

6.知识不是力量,共享知识才是力量。

7.进行组织安排时,要绕开的是实际制约而不是假性制约。

8.对自己要坦诚,但是千万不要自我评判。

9.要懂得什么时候忽略制约。

10.在发动汽车之前,一定要确切地搞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还要知道选择什么途径去。

11.在实现目标的方式上要灵活变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