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卖出篇(2)

图3-1卖出的境界

比如,很多时候你止损的操作未必是坏的操作,它保住了你未来继续操作的机会;而你赚钱的操作未必就是好的操作,有些带有“赌”的意味。剑走偏锋不可长久,一旦由此成瘾,那就是未来操作最大的隐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投资市场你曾经赚过多少钱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你离开市场的时候能够带走多少钱。因此在操作中,我们可以“搏”,以小搏大,将风险控制在你的手中;绝对不可以“赌”,肆意让风险放大,将你的资金任由别人、任由市场来分配,这样或许有些时候能够赢,但人为刀俎,你为鱼肉,长期的得失可想而知。

综上所述,“卖出”实际上可看做是一个操作的终结,即产生利润或亏损的行为,因此作为股民我们要珍惜每一次操作的机会,更要从中去体会买、卖的艺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内涵。当你有了这样的心境和感悟之后,你操作的空间和余地就会越来越大,赚钱的机会自然就多了起来。

第二节如何卖得精明

无论我们应用哪种赢利模式,如何定义买、卖操作,最后总要卖出,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本节中笔者将介绍几种卖出的模式,以便于股民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中碰到的各种情形,做到卖得精明。

股民自己才是救世主

股市有没有救世主?没有!第一章:中笔者就给大家分析了,进入市场中的各路资金都是来赚钱的,没有任何一路资金是来做慈善事业的,因此股市中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如果说真的存在救世主的话,其实就是股民自己。只有在操作中设立明确的风险卖出机制,才能趋利避害。

■主动卖出与被动卖出

股市充满了选择,而不同的选择决定了最后结算时获利的多与少。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投资品种的增加,无疑增加了更多的选择和获利机会,但很多股民却总是感觉可供选择的范围非常小,获利越来越难。实际上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就是主动卖出操作少,而被动卖出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