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积极准备(2)

 

令贺青松欣喜的是,专心看了几天教材后,再去做试题,他发现自己的思维开阔了不少。那种感觉,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练武之人,学习一套功夫久无进步,结果某一天却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功力大增。

“他NND,这公务员考试可真不是人考的。”一次和老乡苏海涛在吃饭时,贺青松谈起了公务员考试这个话题,苏海涛发了这么一句牢骚。

苏海涛在江阳市劳动就业局工作,属事业编制。他已经是个久经沙场的老考生了,参加过市考、省考、国考,而市考又参加过本市的和外市的,前前后后考了四次,其中两次市考都过了笔试,但最后都被刷了下来。

“书就那么两本书,可出的题却包罗万象,无所不含,让你备考起来都不知从何备起。面试也是,面试官出的题更是千奇百怪,让你无从准备。”

贺青松来了兴趣,问道:“比如呢?”

“我举个例子吧。我参加江阳市公务员考试的那次面试,因为竞争激烈,笔试过后就请假在家全心准备面试,看了不少有关热点新闻分析的题型,结果面试时,面试官给我的却是一份一些欠发达的中小城市为求发展,大力引进重污染的企业,引起群众不满,致使群众上访和民商纠纷的事件时有发生的材料,要我以一个新任市长的身份,就此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你说,这样的问题叫我怎么作答?说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这肯定是有人云亦云之嫌,很难出彩,而且这也不切实际。你想想看,作为一个中小城市,它要发展,招商引资自然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体现政绩的需要。但是,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城市,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要吸引那些无污染的高新企业落户,是极不现实的,能够去那里落户的项目,自然都是一些被经济发达城市拒之门外的高消耗重污染的项目。站在环保的角度,当然是不希望引进这样的项目了,但如果不引进,招商引资任务怎么去完成?财政税收怎么上台阶?剩余劳动力又如何去安置?反之,如果说只要金山银山,又会给面试官留下忽视环保、不重民生的错觉。”

贺青松打断苏海涛的话,说道:“有这么复杂吗?我觉得只要措施得当,

应该可以做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并存的。”

“说得轻巧,天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没几个欠发达地区的领导能够完美解决招商引资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的。大多数领导都是重客商利益而轻群众利益。就拿我老家来说,村里为了一个化工厂的落户,征地时把林子毁子,把耕地占了,到头来,还把河流污染了。一些群众把问题反映到乡里,没人搭理;反映到县里,县里又把问题推回乡里,乡里便派人出面协调,要企业老板停产整顿,可企业老板却发话了,若要停产整顿,立马卖厂走人。为了这一年200万的税收,乡里没办法,也只好不了了之。再有群众上访,就说服企业老板拿出点钱安抚村民。这样一来,大家就都相安无事了。贺青松,你说,乡里这样解决,是对还是不对?”

“当然不对。他们这样做,只是把民怨化解了,而破坏环境的问题却并未得到解决,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苏海涛笑贺青松涉世未深,不懂为官者的心思:“那些当权者,哪里会在乎什么可持续发展,他们重视的是数字,如在任期间引进了多少个项目、引进外资多少万元、比任初增长了几个点、实现税收多少多少、增长了多少多少。增长了,就是有为,提拔得也就快,原地踏步或者负增长,那就是碌碌无为,提拔自然也就轮不到头上。至于是不是破坏了生态环境,这并不是提拔的重点所在。一句话,数字才是硬道理。”

贺青松没想到一道题所涉及的东西竟然会这么复杂,说:“这么说这题还真不好答了。”

“是啊,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道难题,对那些欠发达城市的当权者来说,很多时候也是一道无法解答的难题。城市发展了,他们自然可以对那些重污染的企业挺直腰杆说不,但在起步阶段呢,他们又不得不依赖这些企业来解决劳动就业,增加财政税收。当然了,也帮他们充实升迁资本。”

苏海涛虽属事业编制,在单位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一般干部,但毕竟是在官场混日子的人,对官场上的人和事比贺青松看得更明了更透彻,他说的这些话,贺青松听了半天也没能完全听懂。他一直在思考的是,如果让他来做苏海涛说的这道题,他该从哪个角度去破解去拓展呢?

那天他去找周至高,谈到了苏海涛,也谈到了这道题。

“至高,你说这题该怎么答呢?”

周至高想了想,问贺青松:“你想听实话还是假话?”

“当然是实话。”

“实话就是这题不值一做。”

“为什么?”

“你到市郊去看看,那里烟囱林立,河水污浊,群众是怨声载道。这些问题,难道江阳市委市政府领导不知道?环保局局长不知道?”

“他们当然知道,这些企业,多半以上是市政府牵头引进的。”

随着招商引资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江阳市这几年发展迅速,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群众怨言越来越多。

“既然知道,他们为什么还无动于衷?一个字:难。”周至高说,“你说的这道题目,事实上也是摆在很多当权者面前的一道题。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们会说宁舍金山银山也不换绿水青山,但实际工作中呢,不管项目符不符合环保要求,只要能缴纳税收,一律绿灯放行。这就是说,同样的一道题,在不同的时势下,会有不同的答案。”

“我在想,既然欠发达城市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无可避免地会出现招商项目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那是不是可以对那些有污染的企业实行分级呢?按重度污染、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进行分级,对重度污染的企业,一律要求相关部门责令企业停产整改并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对中度污染的企业,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而对轻度污染的企业,则不作任何要求。”

“照你这么说,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的企业,如果整改的话只要达到轻度污染的标准就可以放行了,是这样吧?”

贺青松点头。

“嘿嘿,贺青松,挺有你的啊,才看这么几天书,思考问题就会比别人多转几个弯了。你这个思路还真是挺有新意的,这种分类对待的举措,只要思想工作做扎实了,企业主能接受,群众也能接受,而且相对而言,对绿水青山的损害也降到了最低程度,挺好的。”周至高夸赞道。

“你啊,就别夸我了,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浅显之见,也只能在你面前显摆一下,若是真这么答题,可能一分都捞不到呢。”

周至高摆手说不会不会,这个思路挺好的。停了一会儿,又说:“贺青松,公务员考试并不是说你会答题就能考上的,其间的名堂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你就听我的,好好地当你的老师,别去考什么公务员了。苏海涛在机关多年,官场中认识的人不比你少,结果如何呢?还不是一连考了四次都没考上。你去问问那些考上公务员的人,有几个是完全凭自己的实力考上的。公务员考试要真这么容易,你哥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榜上无名了。”

说到死去的哥哥,贺青松情绪马上低落了许多,轻声说:“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就坚持到底吧,大不了像苏海涛那样一次考不上考两次,两次考不上考三次,直到考上为止。”

“你懂什么啊,苏海涛之所以这样坚持不懈地考公务员,那是他身不由己。”

“身不由己?怎么会身不由己呢,难道还有人逼着他考不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