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堂课:做大养老金“池子”—学会资产配(22)

报道说,在德国名城德累斯顿,有一栋翻修一新的8层小楼“室友之家”。6位老年朋友共同住在这里已经有一年多了,他们中有5位女士和1位男士。其中一位是安妮塔?施密特女士,她的老伴三年前突然去世后,为了避免过度伤心,她搬离了原来的家。她与相识了60年的朋友赖斯曼一起看了“室友之家”的房子和环境,然后便一起搬了进来。搬到这里后,大家互相关心,她也不再觉得孤单。

他们中最年轻的室友贝伦斯今年57岁,是个面包师。而住在这里时间最长的罗斯塔斯基则喜爱烹调和旅游。内格尔是这个团体的非正式发言人。当需要组合安装家具或挂画时,他们中唯一的男子罗特才会出现。

这些老人至少一个星期在公共厨房和起居室共进一次正餐,他们还一起出去游玩,一块儿上剧院。如果有人生病或是受伤,其他人很快就会提供帮助。有帕金森病的贝伦斯说:“我向室友们通报了我的问题,但他们都说没有关系。在养老院,我老得很快,但在这里,我觉得又年轻了。”

晚上,老人们便回到各自的房间。内格尔说:“晚上,每个人都有宁静的空间。如果我想和人谈话,我总能找到谈话的人。”

模板四:发挥余热“老来俏”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日本政府鼓励老人“再就业”或“发挥余热”。“高龄雇佣保险法”特别加强了对大量雇佣高龄者的企业进行奖励的制度,对工资低于60岁退休时工资的高龄受雇者给予一定的补助。另外,日本政府还采取鼓励延长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等措施,引导老年人由“老有所养”转变为“老有所为”。

还有英国老人,不少人富有创新精神。他们除了参加志愿性的慈善机构外,不少退休后还开创新事业,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开咖啡馆、小饭店或是做企业顾问、办咨询公司等。他们还有一种流行的嗜好:写作,以积极的方式丰富晚年生活。

美国老人退休之后,既不甘端坐在家中,又不想再做“与世相争”的事,最乐于做力所能及又有所寄托的社区义工。另外,他们不改冒险性格,出门旅游成风,满世界地跑,在旅途中感受大自然和生命。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