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的愿望

文_崔鹤同

2007年2月27日,76岁的中科院院士李振声,因在小麦遗传和远缘杂交育种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李振声是如何摘取这项桂冠的呢?

李振声出生在山东淄博农村,虽家境贫寒,但重视教育的父母一直供他念书,先是私塾,后是学堂。1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愈发艰难。李振声在哥哥的资助下,读到高中二年级,便再也无法继续。

辍学后的李振声只身来到济南,想托人找个营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振声在街口看到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上面的“提供食宿”4个字深深地吸引了他。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考了,没想到高中还没毕业的他竟如愿以偿。

又有饭吃,又能读书,这对于李振声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无比珍惜,所以学习特别刻苦。

谁会想到,当初只是为了糊口的李振声,一路走来,历经50年风雨,成了业绩斐然、令人瞩目的大科学家。个中意蕴,着实耐人寻味。

其实,我们的成功,有时是从一个卑微的愿望开始的。因为卑微,便少了一些功利之心、名望之欲,也少了一些觊觎、竞争与挤压,可以平心静气地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更多了一些沉着与坚韧。一介挑夫,可能迫于生计,甚至为了一箪食、一壶浆,身负重轭,奋力向上,却兴许会比常人更快地登上泰山之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