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的智慧不处于劣势

经过层层筛选,三名高才生从数百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准备参加最后一轮复试,竞争那家大公司的技术部经理的职位。

复试这一天,公司总经理领着三个信心十足的年轻人来到一个果园,他指着缀满成熟果实的、几乎完全相同的三株苹果树,告诉三个竞聘者:“这三株苹果树树龄相同、大小和高矮都差不多,估计每株结的苹果也差不多少。今天考试的内容就是摘苹果,时间是三个小时,你们各显其能,谁摘的苹果多,谁就是考试的获胜者。”

一大堆装苹果的篮子摆放在三个人面前,随着总经理的一声“开始”,三人一起奔到各自的苹果树下。

身材修长的张不禁暗喜:“此题出得好,正好可以发挥自己个高、臂长的优势,看来胜利非我莫属了。”他拿过一个篮子,轻舒长臂悠然地摘起苹果来。

中等个子的刘心想:“论身手灵巧,我能排第一,低处的苹果我可以跳起来摘到一点儿,高处的苹果,我可以爬到树上去摘,估计最后的胜利还得属于我。”刘欣然地开始跳跃着先摘能够得到的苹果。

又矮又胖的林相对于张和刘,可谓一点儿优势都没有。低处和高处的苹果,他都难以摘到。他心里开始抱怨总经理此题出得有失公正,让他完全处于劣势,实在没法跟那两位对手竞争。但转念一想,总经理出此题可能别有用意,或许正是要借此考核一下自己的某方面的才能呢。

看见正忙碌着摘苹果的两位对手,林的大脑急速地转动着。忽然,他想起刚才进果园大门时,他看到的放在看园人屋前的那架能升降和旋转的梯子。他忙跑过去,跟看园人一商量,看园人很痛快地把梯子借给了他。

等他扛着梯子架到苹果树下,爬上去轻松地摘到第一个苹果时,张和刘每人都快摘了满满一筐了。

考试在紧张地进行着。高个子的张把能够到的苹果都摘完了,对高处的苹果却无可奈何了。他也想像刘那样爬到树上去,但努力了几次,都失败了。他又想像林那样去借个梯子过来,但他出去转了好半天,也没找到梯子。

再说身手敏捷的刘,他爬上爬下,摘到了一些苹果,但踩断了一根枝杈,差点儿从树上摔下来,吓得他只能骑在粗壮的树干上采摘近处那些苹果。至于挂在柔韧枝头上的许多苹果,他却只能望洋兴叹,即使爬到了树上,他也无法摘到了。他只得跳下树来,去寻找梯子,但他和张一样失望地空手而归。

这时,考试尚未结束,张和刘却只能蹲在树下,羡慕并懊悔地看着林坐在梯子上升降、旋转,左右逢源、上下自如地摘着一筐又一筐的苹果,乖乖地把取胜的机会拱手让给了林。

在这场考试开始时,可能谁都认为林的劣势最为明显,但最后的赢家却是林。林赢在了他能够正视劣势,不为劣势吓倒,并且借助智慧,将劣势迅速转化为优势,率先赢得了取胜的机会——第一个借到了运用自如的梯子。而张和刘开始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优势,只看到了一时的、局部的优势,而未能做通盘考虑,没能预见后来的困难,结果等自己的优势消失殆尽再想起去弥补时,一切都已为时晚矣。好的机遇不会很多,一旦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就像那天对考试极其有利的梯子只有一架一样。

世间没有所谓的绝对优势和劣势,只有信心在握,视野开阔,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善于将不利的处境改变为有利的处境,才能在更多的时候掌握主动,更轻松地赢得成功。

读书导航